說完,徐盛又勸王成自立。要是王成自立了,還有崇禎什麼事。
王成本想戲弄下徐盛,沒想到被徐盛堵了回來,隻得訕訕的笑笑。轉而又和徐盛談起,出兵勃泥的事情。
這次來到呂宋,王成就是想拿下渤泥國,恢複舊港宣撫司。
以青龍軍的實力,又有幾大造船廠支持。擊敗荷國戰艦,也隻是時間問題。
知道曆史走勢的王成,知道還有一年時間,大明就會被李自成覆滅。王成就是要在這個空隙,穩定南海周邊的隱患。
現在渤泥國再次投靠,王成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好在王成到達呂宋沒兩天,渤泥國太子黃義航,便秘密到達呂宋。
黃義航名義上,在王成身邊效力,實則是王成的人質。
渤泥國鼎盛時期,擁有整個婆羅洲,以及周邊島嶼。隻是西洋幾國的到來,不斷壓縮渤泥國的生存空間。
渤泥國看似一個統一的王國,在內部是極為鬆散。在渤泥國內部,有許多酋長,擁有自己的勢力。各個酋長在自己的族內,擁有絕對的權利。渤泥國充其量,就是部落聯盟的老大哥。
要是渤泥國強大了,這些酋長就會依附。要是渤泥國勢力衰弱,也會牆倒眾人推。
前些年渤泥國幾個王子,為了王位不斷內耗。西洋幾國趁機,不斷扶持當地土著。
此消彼長。
等到黃道明當上國王,再想削弱其他酋長的時候。當地土著勢力,已經可以和渤泥國分庭抗禮。
眼見渤泥國日漸衰弱,黃道明卻無能為力。
後來荷國人到來,趕走葡國、西國之後,成為婆羅洲的霸主。
荷國並沒有將婆羅洲統一,而是將婆羅洲一分為五。
除了沒有控製的渤泥國,將其他區域改名加裡曼。根據方向區分、東加裡曼、西加裡曼、南加裡曼、北加裡曼。
在控製的四個區域,又允許諸多小勢力的存在。
不斷挑唆小勢力不斷爭鬥,荷國人從中漁利。如此一來,荷國就可以以極小的代價,控製大片區域。在奴役這些土著,獲得利益最大化。
對於渤泥國,就是武力壓製,強迫其屈服。
雖被西洋人不斷的欺壓,勃泥人卻是極力反抗。眼見被荷國人蠶食,黃道明極力尋找出路。
黃道明也算是半個明人,更是崇尚中原文化。與其被西洋人覆滅,還真不如回歸明人,如此也算落葉歸根。
在亥豬師秘密進入渤泥國後,黃道明也有了底氣。
為了配合亥豬師,黃道明開始集結兵力,向本地土著發起試探性攻擊。
渤泥國本就人少,調集的兩萬渤泥兵。集渤泥國全國之力,向著西加裡曼行進,大有占領西加裡曼的趨勢。
隻是連過數日,勃泥兵也沒遇到抵抗,充其量就是小規模的械鬥。
身在呂宋的王成,聽到渤泥國出兵的消息,眉頭也皺成個川字。
兩萬勃泥兵,還分兵十幾路,這不是妥妥的送死嗎!
不知是這老國王昏頭了,還是本地土著不堪一擊。要是放在大明,這十幾路兵馬,一定會各個擊破……
喜歡明末之我若為王請大家收藏:明末之我若為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