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補充說明下“青元劍訣”跟“三轉重元”吧。
老書友都知道,青元劍訣是青元子所留。有人說青元子化神後期飛升的靈界,也有人說是化神初期偷渡,因為青元劍訣隻有直達化神初期的十三層。
這裡,個人認為,青元子是化神後期飛升,而且是在大衍神君之前許久的年代。之所以留下的青元劍訣隻有十三層,答案是,青元子未必主修的青元劍訣。
有一個誤區,就是:創功者必定修煉自己的功法。
這其實未必。
青元子自己都說了,他創青元劍訣時,修為早過了結丹期,那麼三轉重元以及前麵的幾層青元劍訣,明顯不是他的早期法門。
因此,可以大膽假設,青元子主修的其它劍訣;但又礙於劍訣威力不夠,於是自創了青元劍訣,以及對應的劍陣手段,作為輔修功法秘術。
這麼一看,就可以理解為啥青元劍訣隻有十三層了。
一是時間,人家忙著修煉好飛升;
二是沒那必要,上古魔劫之後,這一界天地環境大變,靈氣日漸稀薄。青元子天賦異稟,嘔心瀝血也才堪堪修煉到化神後期;卻並不相信後世之人,在天地環境不如他這個時代的情況下,同樣能修煉到自主飛升的地步。
這可以視作天才的傲慢與角逐吧。
再說青元劍訣第四層跟第六層的原理,以及三轉重元的原理。
先說三轉重元,其實就是一種絕佳的【散功】法門。
原著中提及,修為到【築基後期】時,(這裡補充為【假丹期】時,否則不符合功法定義上的設定),修行者利用三轉重元,將第六層劍訣、第五層劍訣、第四層劍訣的功力散掉,從築基初期重新修煉到築基圓滿,並在這個過程中壓縮真元,讓築基期的液態真元儘可能向結丹期的固態真元靠攏,從而減輕結丹時的瓶頸阻力。
連續三次之後。
這樣一來,不但可讓結丹的幾率提升至五成,(配上其它一些結丹靈物,這個概率肯定很能有所提升),此外,還可讓自身的法力數倍於同階。
這裡提出一個問題:
按照青元劍訣四層後,修煉時消失的法力,正好是修煉到六層圓滿時,比同階多出的三成作為參照;每次重新,就是13倍的提升,加上初步修煉那次,最後其實沒有“數倍”,隻有285倍多點,不到3倍。
這個現象怎麼解釋?
問題出在哪?
本書在原著的基礎上,對三轉重元這門散功法門,做出一定延伸:假定三轉重元,可以在散功之餘“略微”拓展人體經脈竅穴、滋養人體臟腑、並讓機體骨骼等得到一次淬煉;從而讓每次看似13倍的增幅,實際變成14倍甚至15倍!
數據來算,15倍有點誇張;取14倍,或者13x倍,那麼三次散功、四次修煉的最終結果,可讓修行者獲得堪比同階將近4倍的法力。
正好與“數倍”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