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破,昆明療養院被一層淡淡的光暈所籠罩。林芷琪在房間中悠悠轉醒,她習慣性地活動了一下身體,當動作牽扯到膝蓋時,那熟悉的疼痛感依然存在,卻也無法磨滅她眼中的堅定。簡單的拉伸動作,成為了開啟新一天的序曲,她深知,今天的理療方案是趙教授和張醫生精心定製的,每一步都承載著她重回巔峰的希望,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八點鐘,療養院的走廊裡還彌漫著清晨的靜謐,林芷琪已經準時來到了療室。第一項是電刺激療法,理療師帶著溫和的笑容,將電極片輕柔地貼在她膝蓋周圍的肌肉上,隨後專注地調整著電流強度。當輕微的電流緩緩啟動,林芷琪瞬間感覺到一股酥麻的感覺傳遍肌肉,那是一種久違的喚醒感,仿佛沉睡已久的肌肉纖維正被逐一激活。起初,這種感覺讓她有些許不適,身體微微緊繃,但她很快憑借著堅韌的毅力調整過來,逐漸適應了這種獨特的刺激。這一療法的核心目的在於喚醒和強化膝蓋周圍那些因長期傷痛而陷入休眠和弱化狀態的肌肉,就像是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盞明燈,為膝蓋的康複之路照亮前行的方向。每次持續20分鐘的電刺激,在林芷琪的感知裡,像是一場與肌肉的深度對話,她能真切地感受到電流在引導著肌肉重新找回力量與活力。
電刺激結束後,緊接著是熱敷環節。理療師迅速拿來溫熱的毛巾,那毛巾的溫度恰到好處,像是春日裡的暖陽,包裹著膝蓋,絲絲暖意仿佛具有魔力一般,緩緩滲透進關節的深處。林芷琪輕輕閉上眼睛,儘情享受著這片刻的舒緩,熱敷所帶來的溫熱感,如同溫柔的雙手,輕輕撫去炎症帶來的疼痛與不適。在這15分鐘的熱敷時光裡,她的思緒偶爾會飄飛,回想起曾經在賽場上自由馳騁的自己,那無拘無束的感覺如今雖暫時遠去,但她堅信,通過這一步步的理療,終有一日能夠再次擁抱。
隨後,便是針灸治療。經驗豐富的針灸師神情專注而凝重,手持細長的銀針,仿若一位技藝精湛的藝術家,精準地刺入穴位。膝蓋附近的血海、梁丘、犢鼻等穴位成為了重點施針部位,每一針的刺入都伴隨著林芷琪一陣酸脹的感覺,她微微皺起眉頭,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身心放鬆下來。針灸過程約30分鐘,在這看似漫長的時間裡,銀針如同忠誠的使者,通過刺激穴位來調節身體氣血的流通,試圖衝破炎症與水腫所設下的重重阻礙,為膝蓋的康複帶來轉機。林芷琪在心中默默數著時間,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伴隨著她對康複的強烈渴望。
針灸過後,有一段短暫的休息時間,讓林芷琪得以稍作喘息,調整狀態。緊接著,便開始了康複訓練中的關節活動練習。在理療師耐心且專業的輔助下,林芷琪緩緩啟動膝蓋的屈伸動作,從極為輕微的活動幅度開始,如同小心翼翼地推開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每一絲的移動都伴隨著謹慎與期待。隨著練習的深入,她逐漸加大活動的幅度,每一次的屈伸都像是在跨越一道障礙,從身體到心理,都在經曆著一場挑戰與突破。每組10次的動作,她認真地完成著,共進行3組。這看似簡單的關節活動練習,實則對改善關節的活動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的屈伸,都在努力減少關節內部那惱人的卡頓現象,為膝蓋重新找回靈活自如的運動能力奠定基礎。
中午時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療養院的餐廳裡,林芷琪享用了一份營養均衡的午餐。盤中的食物豐富多樣,有富含蛋白質的瘦肉、魚類,它們是身體修複和肌肉生長的重要基石;各類新鮮的蔬菜,為她提供了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助力身體的各項機能恢複;還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為她補充著在上午理療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她深知,此刻的飲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為了給身體提供充足的燃料,以更好地迎接下午的理療挑戰。每一口食物的咀嚼,都伴隨著她對康複的堅定信念,她仿佛能看到身體在這些營養物質的滋養下,正逐漸積蓄力量,向著康複的目標穩步邁進。
午後兩點,陽光略微變得熾熱起來,林芷琪再次踏入理療室,迎接下午的重要理療項目——按摩理療。按摩師帶著專業的手法和溫和的態度走上前,先是運用揉法,以掌心在膝蓋周圍輕輕揉動,那力度如同春風拂麵,輕柔而又不失勁道,旨在初步放鬆肌肉,緩解肌肉的緊張與僵硬。接著是滾法,按摩師用手背側在腿部滾動,仿佛一陣靈動的波浪,連綿起伏地席卷過腿部肌肉,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將新鮮的血液和養分輸送到膝蓋的每一個角落。隨後是點按法,針對穴位和痛點著重施力,每一次的按壓都像是精準的導航信號,深入肌肉和關節內部,探尋著那些隱藏的痛點和結節,試圖將它們一一化解。按摩持續40分鐘,在這漫長的時間裡,林芷琪在享受與疼痛交織的複雜感受中度過。她明白,按摩師的每一個手法動作,都是在為她的膝蓋康複奏響一曲希望的樂章,旨在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肌肉萎縮和緊張狀況,為膝蓋重新注入生機與活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