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一個在四線小城市打拚十年才勉強混到有房、有車,有老婆,有女兒的“四有青年”。
在1997年7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重生了。
就像《螢火蟲之墓》這篇文章裡麵說的一樣: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楊陽也沒有想到,自己隻是喝多了之後睡了一覺,醒來就已經回到了1997年。
楊陽作為一個資深網絡文學讀者,自然讀過重生的故事。
當小說裡的情節真實發生後,他不但沒有想象的那麼激動,反而有些鬱悶。
因為他並不是很想重生啊。
他重生前已經混成了“四有青年”,還抓住了口罩時期國家擴大編製的機會,考上了鐵飯碗。
馬上就要過上朝九晚五,周末雙休,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好生活了。
這個時候讓他從頭再來,他能不鬱悶麼。
什麼?你說按照網文的設定,他馬上就能通過買彩票獲取第一桶金?
然後買股票,開公司,投資互聯網企業成為世界首富?
對不起,楊陽不僅沒有記住彩票號碼,而且重生前的工作根本和金融、股票、創業等詞彙毫不相乾。
這條路他是走不通了。
不信你問問身邊的人,除了從事證券行業的人以外,有幾個人能記住哪年、哪隻股票能大漲的?
什麼?你說靠著係統或者金手指吊打一切,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也不好意思,截至到目前為止,楊陽用儘了一切辦法,也沒有激活係統。
隻能無奈的承認,他並不是天命之子的事實。
然後楊陽又想到了美麗可愛的的女兒,30多歲的妻子。
剛剛裝修好的120平的房子,還有因為考上鐵飯碗老丈人給買的車子。
他心裡就更鬱悶了。
鬱悶歸鬱悶,生活就像qj,不能反抗,那就隻能享受。
好在楊陽是個隨遇而安的人。
不管怎麼說,現在他才6歲,至少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不是麼?
做好了心理建設,楊陽才有心情打量著現在這個家。
和記憶中的一樣,他家還沒有搬到樓房上去。
現在仍住在黑省鶴市低矮的房子裡。
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住著楊陽一家三口。
進門就是廚房,左手邊是一個小屋,放著兩個夫妻結婚時的木箱子,上麵放著電視機。
屋裡有一鋪火炕,廚房後麵還有一個後屋,放著幾組破舊衣櫃。
家裡並沒有放床。
在黑省的平房裡麵,大冬天睡床,完全是嫌命長。
所以後屋也有一鋪火炕,楊陽就住在這個屋裡。
楊陽的父母今年都是34歲,父親叫楊建國,母親叫王秀琴。
二人5年前,老楊和大舅哥們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