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的是賓主儘歡,老楊和崔海山更是一見如故,互相留了聯係方式,相互約定,有時間一定常聚。
楊陽本來想著和老楊商議一下他的計劃,但看到老楊已經醉眼朦朧的樣子,他也隻能作罷。
第二天,楊陽照常上學,但是放學後,他就立刻拉著唐小婉向家裡走去。
那個計劃一直壓在他心裡,弄得他學習都難以集中精力。
好不容易等到晚飯過後,楊陽就迫不及待的對老楊說道:”爸,有件事想和你說。“
老楊看到楊陽認真的表情,也感到很意外。
楊陽從小到大,每次露出這種表情,都是很重要的事,所以老楊也坐直了身體,對他說道:“什麼事?”
王秀琴被這種嚴肅氣氛感染了,也拿起遙控器,關掉了電視坐在一旁,想聽聽父子倆到底要說什麼事情。
楊陽沒有直接說他的計劃,而是向老楊問道:”爸,咱家現在有多少錢?“
老楊看了一眼王秀琴,見她點了點頭,才對楊陽說道:”現金有不到200萬,大部分都壓在了服裝店裡。“
楊陽默默算了一下,感覺缺口有點大,就接著問道:”步行街的門市,值多少錢?“
老楊不知道楊陽要乾什麼事情,但是顯然200萬還是不夠的,想了想說道:”兩個租出去的門市,大約值350萬。“
楊陽點了點頭,加上這兩家門市,應該夠了。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對老楊講起了他的計劃。
楊陽將他的想法,還有從崔海山那裡聽到的致富密碼,統統的和老楊講了一遍。
沒錯,楊陽就是準備開超市,2500平以上的大型綜合超市。
他之所以想到這個計劃,一方麵是受到崔海山的啟發,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鶴市在這個大型超市方麵,還是一片空白。
就像老楊率先開服裝專賣店一樣,先吃螃蟹的人,總是能賺的盆滿缽滿。
楊陽知道,想要開這樣一個大型的超市,預計投資會很高,很可能超過800萬,
但不要忘了,超市的回報率同樣也很高啊。
如果順利的話,這樣一個超市一年營業額能達到1500萬至3000萬之間。
按照毛利率30左右計算,一年的毛利潤能達到450萬至900萬,純利潤也能達到200萬至400萬。
要知道,這還隻是一家超市的收益。
等第一家超市成功之後,完全用這個超市進行貸款,快速完成擴張。
到那時候,楊陽就真的成了富二代了。
等到楊陽將計劃講完,老楊和王秀琴已經呆住了。
他們沒想到,能從一個15歲的孩子嘴裡,聽到涉及上千萬的生意計劃。
楊陽看見兩個人的樣子,也沒有著急,他需要給兩個人消化的時間。
過了好半天,老楊才反應過來,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手裡的資金不夠怎麼辦?”
楊陽早已經有了答案,所以他就對老楊回複了兩個字:貸款。
“那你怎麼能拿到崔海山的渠道?”王秀琴也抓住了一個核心問題。
楊陽不假思索的回答道:“給他股份,用股份綁住他,當然,也需要約定一些條款,防止他以後反水。”
王秀琴還是有顧慮:“你怎麼知道超市一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