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可是要立誌成為中考狀元的男人,對於這種加分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回到家裡,楊陽將作業寫完之後,拿出草稿紙和筆,認真的思考著作文的題材。
雖然老肖說了題材和文體不限,但是對中學生作文來說,詩歌、散文顯然不合適,寫小說的話,受字數限製也難以出彩。
所以隻有記敘文和議論文才是最佳的選擇。
但是記敘文這種文體,楊陽並不擅長。
他重生前,為考公學習的申論、在單位寫各種材料,報告,基本和議論文的形式比較相似。
所以,經過慎重思考之後,楊陽還是決定寫議論文。
選定了文體形式,他又開始思考題目。
這一點倒是很簡單。
學生嘛,如果自以為是的寫一些批判現實,悲秋傷春的文章,不用想,審稿老師第一時間就會將作文pass掉。
所以隻要文章的中心思想,儘量緊靠積極向上,努力進取這方麵,肯定就不會踩雷。
你說這樣沒有深度?彆鬨啊,都是為了恰分嘛,不丟人。
想好了這些以後,楊陽拿出筆,在紙上寫下了青春、奮鬥、珍惜時間、努力、拚搏十餘個詞語。
最終他在奮鬥這個詞語的下麵,畫了兩道橫線。
嗯,就是它了:奮鬥的青春,最美。
沒有比這個主題,更符合閱卷老師的審美了。
將文章主題定下,楊陽就寫出了他參賽的文章題目《奮鬥的青春,最美》。
在文章的開篇,楊陽就引用了“停止奮鬥,就意味著生命也就停止了”這句話作為題記,意圖吸引閱卷老師的注意。
緊接著,他又用愛因斯坦的故事,引出了奮鬥的意義,然後又用很大的篇幅闡述了奮鬥和成功的關係。
在文章的最後,又用反問的方式,重新闡明了奮鬥的青春最美這個主題。
他的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是語句通順,立意明確,論據清晰,果真是一篇適合恰分的好文章。
當楊陽寫完最後一個字,他放下了手中的筆,重新讀了一遍文章,感覺比較滿意。
除了幾個錯彆字和標點符號外,基本沒有任何問題。
楊陽將作文重新謄抄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就將稿紙收好,準備周五的時候,再遞交上去。
一班的語文課代表叫錢斌,他是班級裡為數不多討厭楊陽的人。
因為他喜歡白靜雅,但白靜雅卻對楊陽情有獨鐘。
所以他就覺得,是楊陽阻礙了他和白靜雅的感情。
但錢斌這個人,膽小懦弱,並不敢將這種心思表現出來。
所以每當看到白靜雅和楊陽出雙入對,他隻能暗暗發誓,有機會一定要讓楊陽難堪。
作為語文課代表,他自然對作文競賽十分上心。
而且他自認為是班級裡僅有的才子,所以對獲得市級獎勵,晉級省級比賽信心滿滿,
周五的早自習,錢斌看到同學們都到齊了,就從座位上站起來,逐個座位的收起了參賽作文。
等到他收起楊陽的作文後,出於好奇,就將稿紙拿了起來。
他想看看楊陽這種好學生的作文,究竟能多有文采。
但讓他意外的是,楊陽的作文,和他想象中的差距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