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廖雨萱調侃過她和陸嶼後,她自己也觀察到確實和她說的那樣。但她也不打算點破,順其自然就好。
在新知青到來的十天之後,終於要到秋收。
大隊長依照慣例在秋收前兩天進行動員,然後便給大家放了兩天假,讓大家都好好休息兩天,調整好狀態好迎接之後的秋收。
聽到明天要放假,散會後廖雨萱一臉的興奮道:“說好了放假後要請你們去過營飯店搓一頓的啊,明天咱們就去。”
雖然是被三人威脅著要請他們吃飯,但是還是覺得開心。
錦夏倒是一臉苦大仇深的道:“明天要不我還是早點去趕牛車吧,自行車的後座可太難受了。”
想到上次去城裡坐自行車的情形,她寧願坐牛車去,擠點總比屁股不要的好。
芊尋和蔣思晴低著頭偷笑,想到自己上次也體驗過,芊尋想了想便說:“錦夏姐,要不我們等會兒先試著用衣服或者其他厚點的東西包一下後座,然後再騎著車出去試一試,要是可以的話明天你就不用擠牛車了。”
“也行,我那有兩件破了的衣服一直沒有補,也不是很喜歡,等會兒咱們就直接去試試。”
錦夏想了想明天肯定有很多人都要去城裡,即使大隊長把大隊裡的兩頭牛都套上車肯定也是坐不下的。
如果她太晚了沒趕上車,就隻能要麼不去,要麼就得和那些舍不得花點錢坐車的人走著去了。
有了打算後錦夏直接回屋找出那兩件破了的衣服,然後拿著去芊尋那。
看到錦夏拿來的兩件衣服都是夏裝,即使疊起來也不厚,便從衣櫃裡拿出一個打算冬天放在椅子上的墊子,然後連同那兩件衣服直接用細線綁到自行車後座上。
然後先是芊尋騎著自行車帶錦夏感受一番,再兩人互換著試一試。
“錦夏姐,我目前坐著感覺可以誒,至少顛的時候沒有那麼難受。”
他們是直接在村裡通往城裡的那條大路上試的,因為不是後世沒有水泥修路,所以都是崎嶇不平的泥巴路,他們改變不了不顛簸的可能,但是可以讓人坐著舒服點。
錦夏也覺得可以,便點了點頭道:“我也覺得可行,那明天我就坐你的自行車去了啊。”
“行,明天我們兩人換著坐,這樣也好受一些。”
載人踩自行車也是很累的,明天兩人換著來也能輕鬆點。
蔣思晴兩人聽到他們的反饋後,也去試了一下,覺得不錯,要是哪天他們也不想踩自行車了倒是可以這樣乾。
錦夏經曆過一次秋收,知道隊上對秋收的重視和辛苦,早早就告訴了幾人做好準備,在吃的方麵至少在開始的一個星期前是彆省的,多補補,彆到時候暈了。
隊上的每戶人家也都在開始前一個星期開始給家裡人補身體,平常舍不得吃的,這次全都拿出來慢慢給家人做,力求不拖後腿,他們可不想因為秋收就把人給累壞了。
知青點這邊,鄧建國也早早的提醒了大家。
作為知青點的負責人他是不想秋收時每天都背著一個兩個的到衛生院去,多乾點活掙點口糧不好嗎。
他怕後麵來的這些沒參加過的人不重視,基本上都輪流到每個人麵前交代一遍。
“鄧知青還是很負責的。”
蔣思晴對鄧建國的評價還是很高。
說到負責人廖雨萱就想到了管他們女生這邊的負責人就來氣,“是啊,比那個劉燦燦好多了,我上次和她打招呼直接就走,理都不帶理我的。”
說到這件事她就氣,她一個政府大院裡出身的都沒傲呢,就她穿的那一身破爛的樣子也不知道傲氣在哪裡。
說到劉燦燦芊尋就來勁了,她可記得書中寫這人最後是直接嫁給婦女主任家的二兒子,等到恢複高考的時候,又直接丟下生的兩個孩子沒打招呼就悄悄離開。
現在想想她當時嫁人應該隻是為了不想那麼辛苦乾農活吧。
看到她一臉委屈,蔣思晴安慰道:“好了,好了不氣不氣,上次芊尋不是說等秋收完就找大隊長從咱們這後邊開一道門嗎,到時候開了我們都不往前麵走了,除了上工咱們就見不到你看不慣的人了。”
說實話,蔣思晴也覺得從後麵開一道門好些,他們住在後罩房的都是同一批來下鄉的知青,即使顧景琛和李書洛和他們的關係並不親近,但是平常該打招呼的時候還是打招呼。
他們每天往前院過,像王招娣和馮四妹還有兩個新來的知青就特彆喜歡打探他們的消息,就連李書洛這個愛和人打交道的都受不了,看見他們都是直接掉頭離開。
幾人又說了說話,約定好明天出發的時間後,就各自回去忙自己的事。
第二天一早因為約好要去供銷社裡多買點肉,所以四人在六點天還沒完全亮起來的時候就騎著自行車離開。
本來以為隊裡安排的牛車還沒出發他們算早的了,等自行車騎到一半路程的時候他們看到路上有很多隊裡的嬸子們說說笑笑的結伴在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