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式。反正話說出來了,就看宋家如何應對了?
秦大爺興許覺得妻子話說的太不懂回旋了。亡羊補牢的開了口:“薇姐兒回來小半年了。
一直帶著孩子住在家裡。
我們秦家也不是養不起她們娘仨。可薇姐兒不安份啊。
她是我的親妹妹,日子過的不好,我也心疼她。
可她那做派……整天在家裡不是怪這個就是怨那個。挑吃挑喝,兒子女兒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
你嫂嫂這些年勤儉持家,才讓咱們秦家就算飽受非議,也沒敗落了門楣。
可再由著她們娘仨鬨下去,秦家永無寧日。
菁菁,大哥也知道這事本也怨不到你頭上。
可薇姐兒就是覺得你搶了她的好日子。整天說她的兒女本該出身權貴,是公子和小姐的命。
她要帶著兒女上京討要說法呢。
我們攔她一時,卻攔不住她一世啊。
我和你嫂嫂隻能先走一步,想要和你商量個好法子。彆說她真的闖出禍事來啊。
若真的連累了妹婿……宋家也要家無寧日了。”
秦大爺話倒是說的軟和,好像一心替宋夫人打算。可話裡話外都在說不甘心養著秦大小姐娘仨。
宋依依微垂著頭,眸子泛著冷意。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她本以為宋家直到被魏璟謀害前都一帆風順。卻原本她不知道的時候還出了這麼多齷齪事。
她有點明白秦大夫人為何上來便指責她了。
這是覺得宋家鐵板一塊,唯一能被撬動的便是她了。
隻有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秦大夫人才能讓宋家按著她心意行事,或者說,隻有壓宋夫人一頭,秦大夫人才能真的占到便宜。
宋依依可不覺得秦家夫妻帶著兒女來此是一片好心。
隻是為了提醒宋家。
果然,秦夫人語氣一軟。
再開口時戾氣明顯減了幾分。
“因著薇姐兒這事,這些年咱們秦家在鎮子上被人指指點點。
家裡的孩子讀個私塾都要被欺負。
大哥兒漸漸沒了讀書的心思。
小小年紀就跟著他父親進進出出做些買賣。
以咱們秦家的底蘊,大家千金不敢說,娶個小家碧玉應該不難。可大哥兒的親事我這個當母親的費心費力整整替他籌謀了三年。
隻要上門提親,人家知道是咱們秦家人,永遠大門緊閉。
最終沒法子,總不能讓大哥兒不娶妻。
便討了個窮秀才的女兒。
大姐兒的親事更艱難。
蹉跎幾載,最終也隻嫁了個教書先生。家裡窮的叮當響,賺的幾個束修勉強糊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