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幾名警員,一直在充當背景板,隻要偵探先生不開口詢問,他們就始終保持沉默。
左顧右視,見無人配合自己,陸離決定繼續往下推演:
“午夜時分,狹窄昏暗的小巷中,受害者正在尋覓客人。
這時,一個拄著手杖的男人出現了,這家夥非常有錢,或許,身後還停著一輛象征財力的馬車。
很快,兩人就談好了一切,受害者以為自己很幸運,畢竟白教堂區出手闊綽的男人,可不常見。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令她後悔了,隻見男人揚起一直藏於背後的左手,利刃閃著寒芒,一劃而過。
轉瞬間,她失去了意識,中途沒有掙紮、搏鬥,因為一切都太過短暫,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
話落,眾人沉默在原地。
基於事實,根據很多微小的線索,進行分析、猜想,甚至反推更多線索,直至所有的線索可以形成一條完整的邏輯。
這就是基本演繹法!
隻要保證大、小前提不出差錯,邏輯能夠自洽,結論就會無限貼近真相,甚至與真相一致。
就在此時,陸離又有了新動作,他快步走到老警員麵前,聲音不自覺地上揚:“能把受害者的錢袋給我嗎?”
見狀,眾人心頭微微躁動,他們想知道這位聲名遠揚的名偵探,又將上演怎樣的戲法——
短短半小時,就將蘇格蘭場全體精英無法解決的問題,整理出了頭緒,不是戲法,又能是什麼?
一想到這裡,老警員激動得難以自持,直接從衣袋裡抓出一隻錢袋,送到陸離手中。
不出所料,入手很輕。
“果然,凶手出手闊綽,並非打腫臉充胖子。”
陸離在心中暗歎了一句,然後,將繩結拉開、抖出一小把硬幣,其中有九枚閃著暗金色的光芒。
“九鎊十五便士,我猜,真正屬於受害者的,隻有十五便士,另外九鎊,是凶手為了使她放鬆警惕而投下的餌。”
老警員一臉茫然,這又是從哪裡得出的結論?他看了看周圍,同僚們皆是如此,想不出緣由。
這個時候,陸離將死者的財物重新放回錢袋,沉聲問道:“溫斯裡警官,如果你想要購買一件貴重物品,會怎樣付款?”
“啊?”
聞言,溫斯裡愣了一下,下意識地想要詢問緣由。
結果,一抬頭,便迎上了陸離那滿是探尋意味的目光。
看來,偵探先生不是在開玩笑,想到這裡,溫斯裡低下頭,認真思索起該怎麼回答。
幾十秒後。
“如果我想買一輛全新的自行車,大概會省吃儉用兩個月,把省出來的先令……原來如此!”
話還沒說完,這家夥瞬間想通了其中的關竅,主動替陸離解釋道:“諸位,凶手用沙弗林來支付嫖資!想必,他一定不缺錢。”
既然能加入蘇格蘭場,維護倫敦治安,就說明在場眾人中沒有一個是庸人。
在溫斯裡給出提示之後,他們也都想明白了:在倫敦,大部分人都會使用銅、銀幣來結賬,比如,弗洛林(兩先令)、克朗(五先令);而沙弗林,是用金子鑄造而成,小巧易攜帶,等同於一英鎊,最適合不在乎錢的貴族、富商使用。
無法確定死者身份的懸案……有進展了?
這一刻,老警員心中有種不真實感,他沒想到,竟然這麼簡單就找到了突破口。
而陸離搖了搖頭,對蘇格蘭場的辦案能力感到唏噓不已:他們隻關注屍體本身,卻忽略了細微之處。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