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我我我!”
在沒有人敢出聲的朝堂之上,隻有九月一邊舉著手一邊蹦躂著自薦。
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整個大周除了九月以外,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人了。
再看上頭的皇帝,即使九月這樣沒規矩,她也一點都沒有要怪罪的意思。
雖然全大周都知道皇帝有多寵愛這個小女兒,可是每每親眼看到,還是會不斷地刷新著她們的認知。
“這次隻派五十精兵,而前趟派去的二百精兵也不知折損多少,稍有差池,連命都會搭進去,可不是鬨著玩兒的。
“有你二姐的前車之鑒,你該知道,戰場上無皇權,再如何嬌生慣養,也隻能活著回來才能告狀。
“西南腹背受敵久矣,已不可再拖下去,必須速戰速決,此次前往的要求與難度,比之前一次隻會更高,而不會低。”皇帝看著九月說道。
“我都知道啊,完全沒問題!”乙方九月滿口答應下來甲方母皇的全部需求點,十分自信,沒有一絲的猶豫。
皇帝看著自己的小女兒,歎了口,終於還是說道:
“封旭王為奮進將軍,領五十精兵支援萇楚,不日出發!”
“蕪湖~”
聽了皇上最終的決定,除了九月在獨自歡呼以外,所有人都覺得十分不可置信:
“皇上三思啊,萇楚貧瘠,如今城內又混亂不止,旭王殿下如何能受這樣的苦!”
“她也半大不小了,還是成了親的女人,她那些姐姐都受得,她又如何受不得了?”皇上說道。
“可是……”
大臣們還想再勸勸,卻被皇帝毅然決然地打斷了:
“行了,朕意已決,此事無需再議,安兒當時出發的時候,也算是眾望所歸,可結果又如何呢?
“總歸萇楚都已經這樣了,還能壞到哪裡去?眾愛卿便放平心態,與朕一起等著瞧最終回罷。”
聽皇帝的意思,都已經準備好棄了萇楚了,到如此地步,她們還能說什麼呢?
下朝以後,九月被皇帝叫去禦書房,囑咐道:
“你要記住,你這次去西南的任務很簡單,就是運送物資,安撫民心,不要跟你二姐一樣逞強,讓事態變得更加糟糕。
“你要清楚這一點,到了那邊,人人都自顧不暇,沒有宮中和王府那麼優渥的條件,去了就是吃苦的。
“其他的,萇楚總督會教你,朕想著在你上路之前,玥兒也定會教你,不用你多費心,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保護好自己。
“另外,你也看到了,幾乎沒有人支持你去。朕這次頂著滿朝文武的反對讓你去,若是失敗了,那就休怪朕之後不會再讓你領兵打仗了。”
“好!那如果孩兒能大獲全勝,之後打東南王的時候也讓我去吧!”
九月拍著胸脯保證,十分有自信,甚至開始盤算起了下一個“商單”。
倒是皇帝聽了九月的話,有些愣怔,深深地看著九月,沉默了兩秒後才開口問道:
“誰說要打東南王了?”
當年周高祖起義逼宮,將暴君斬於馬下,結束了暴政與內亂,開啟了大周盛世的序章。
然而,畢竟不是名正言順的繼位,周高祖為了收獲民心,將仁政推行到極致,給那些趁亂自立為王的藩王劃撥了封地,沒有靠武力統一、收回腹地。
此舉的確平息了一些對高祖登基有所不滿的人的一些口舌,但是卻也留下了一係列的隱患。
如今天下已經在周家人手中多年,百姓們也對皇室也多有追捧,她們也無需通過忍讓籠絡人心。
或許是那些個藩王發覺高祖的心虛,從原來心驚膽戰怕被武力統一,再到後來越來越肆無忌憚,年貢越來越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富得流油。
那些個藩王最近愈發肆無忌憚,甚至還有結營私黨之嫌,讓她這個一國之君早有收回封地的打算。
然而,百姓過慣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也痛恨戰爭,那些個藩王也便是拿捏著這一點,在皇帝的雷區中蹦迪。
誰先動手,誰就是挑起禍端與戰亂的罪人。
因此,她如何惱火,也不能直接動手,有關發動戰爭的事,提都不能提一句,否則就有可能被人冠以暴君之名,名正言順地逼宮起義。
不曾想,這讓她如此忌諱又煩惱話題,居然被她這個小女兒,如此輕描淡寫地說出來。
好像這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而是理所應當的。
“遲早要打的吧,秋秋說了,沒有一個明君能容忍自己的國土四分五裂,國家統一是窮儘千秋萬代都要進行下去的事業。”九月說道。
皇帝聽了九月的話,眉頭蹙起,與九月十分相似卻更加銳利的一雙眼睛眯起,有些不滿與懷疑,問道:
“他平日裡都與你說些什麼?”
九月對這樣的疑心十分無奈,歎了口氣說道:
“母皇,我與他無話不說,妻夫之間本就該如此,不是嗎?”
後來,皇帝便沒再說什麼,又囑咐九月兩句,就讓她先回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