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誌固然令人羨慕,但大器晚成更令人欽佩。”
“公元749年,高適終於得以進入仕途,被睢陽太守張九皋所薦舉,應有道科授封丘尉。”
“這是一個杜甫寧去看守兵器庫也不願做的小官。公元752年,高適終於迎來人生的轉折。”
“他被邊關將領所看中,進入其幕府並被任命為掌書記,從此高適一路高歌猛進。”
“公元756年,唐肅宗任命高適為淮南節度使,揚州大都督長史,率軍平定永王叛亂。”
“這一刻,他終於實現了自己濟世救安民的誌向。”
李白真心實意替好友高興,他一直知道高適想要振興家族,可在朝堂失意不得誌。
“那我就提前預賀你高三十五前程似錦啦哈哈!”
杜甫看向發愣的好友,為他考慮道:“有了天幕這次提前降下預音,想必當今陛下也會注意到你。”
“我們現在是否需要回程?”
他們已知沒有神仙長生,繼續走不過是觀賞秀麗風光,如今高適被天幕提及,想必不會像未來那般大器晚成。
能在壯年仕途得誌自然最好,杜甫並不在意天幕拿他與此對比,人各有誌罷了。
高適緩過神來,心情竟意外地沒有那麼高興,他搖頭苦笑:“順其自然吧,不急於這一時。”
原來自己晚年才得誌麼,或許這就是命吧。
“高適既是詩人、文官、又是武將,他多次率軍出征攻城掠地,立下汗馬功勞。”
“公元764年,高適被封為渤海縣侯,食邑七百戶。高適的故事正是我們的寫照。”
“一時的不得誌和失敗不代表結束,機會永遠留著有準備的人。”
轉身陌生:【高適,著名邊塞詩人,當過淮南和劍南兩地節度使,平定永王李璘叛亂。】
【後遷刑部侍郎,受封渤海縣侯,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忠”,大唐唯一一個以軍功封侯的詩人!】
喵了個小咪:【大唐很多文武雙修的能臣,那是一個異常開明的時代,有武力謀略可以從軍博得一世英名,有治世之策可以上高樓廟堂成就不世之功!】
【正是因為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對文化、經濟、思想、軍政等方方麵麵的開放與包容,才能湧現出如此之多的將星猛將、治世能臣,也才成就了中華民族封建社會的最高峰。】
嬴政:羨慕說累了
劉徹:+1
荒原野火:【安史之亂時,江淮之地是唐朝的賦稅重地,帝國命根子,天真無邪的李白真不該蹚這趟渾水呀!要不被流放,還可以多寫很多神仙詩。】
麻了個燙:【太宗在天上會不會把玄宗的皮扒了。】
李世民:?!安史之亂與高適等人同一時期,玄宗這廟號……(暴怒邊緣)
李隆基:!???;?
李白:°°?
喜歡震驚!盤點曆史短視頻給各朝帝王請大家收藏:震驚!盤點曆史短視頻給各朝帝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