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天幕消失已有數日,不少平民百姓都有些不太適應,而曆代朝廷則在加班加點地進行改革。
“up主今日來談談儒家文化,主要從三部分內容展開。”時錦初的聲音傳出,瞬間吸引了萬朝所有人的目光。
“第一部分,為何現代眾多年輕人反感儒家文化?”
老百姓聽聞並無太大感覺,邊勞作邊聆聽天幕的盤點與講解。然而皇帝和大臣們卻是滿臉疑惑。
尤其是早期尚未變味的儒家學派,更是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白天幕為何如此表述。
而後世王朝的某些酸腐儒生則開始急得跳腳,叫嚷著:什麼叫很多人不喜歡儒家?!自古以來,儒學才是王朝的真理!獨尊儒術!
“在當今二十一世紀,我們會發現,很多人都厭惡儒家文化,諸如以德報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等等。”
“傳統、迷信、爛好人等標簽都被貼在了儒家文化身上,可倘若儒家文化真如此糟糕。”
“那為何孔子至今仍被尊稱為第一聖人呢?”
“今天咱們就來瞧瞧,儒家文化為何會被貼上各類標簽。”
“第一部分,up主會以第一人稱視角的方式進行講述。”
“你是一位老板,近期發現招聘新人愈發困難,留住員工也越發不易。於是思前想後,你決定給實習生開展職業道德培訓。”
“培訓什麼好呢?”
“正巧,你了解且推崇儒家文化,培訓主題就定為弘揚儒家文化,樹立職業美德。”
“培訓伊始,你點明主題,闡述就業形勢何等緊張,工作機會何其珍貴,儒家文化對於職業道德又是何等重要。”
“但台下一片冷漠,並未出現你所期待的掌聲,幸好人事經理帶頭鼓掌,才讓你不至於太過尷尬。”
“接下來進入正題,你培訓的第一步是借孝來帶動節奏。所以你循環播放一首讚頌父母的歌曲,讓大家放鬆身心,閉上眼睛思念父母。”
“在這催人淚下的歌聲中,你開始演講:儒家有言,父母在不遠遊,孝敬乃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想想父母撫養你們的艱辛,想想父母此時此刻對遊子的牽掛。你深情款款,讓大家將思念轉化為動力,把公司當作另一個家。”
“努力工作,回報公司,回報父母。”
看雨:【為何要努力工作?又為何要回報公司?!】
2333:【並非儒家文化有問題,隻是總有人摘取部分片段,斷章取義罷了。】
沁:【真是可笑,當下的儒家文化竟成了企業用來pua打工者的工具。】
“歌曲循環播放了三四遍,你的演說結束,卻發現許多人並未如你所想那般淚流滿麵。”
“你無法理解,現今的年輕人為何對父母如此冷淡,可這真的是年輕人的問題嗎?”
“你斷章取義地提及父母在不遠遊,可後半句遊必有方卻隻字未提,為何?”
“這個方指的是遊子落腳之處,也是讓父母安心之所,可你的公司是這樣的地方嗎?”
“遊子是父母的心頭寶,但在你這裡隻是消耗品,他們憑什麼將公司視作自家?”
“他們並非對父母冷漠,隻是對你的煽情毫無感覺。”
“下麵是遊戲環節,你將水杯放置在桌上,隨機抽取一位年輕人,讓他蒙上眼睛,聽從你的指示行動,最終順利拿到杯子。”
“你可真是個大善人,為了活躍氣氛想出這個遊戲,可你自己覺得有趣,眾人卻覺得無聊。”
“通過這個遊戲,你想要告訴大家的道理是:工作要如同遊戲那般服從領導、信任領導。”
“同時,你還振振有詞地表示服從是傳統美德、儒家精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你讓大家依照領導指定的路線前行,卻無需知曉緣由,好好的話語被你去掉了標點符號。”
“而貼近儒家本意的應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大家同意就按照大家的意思去做,不同意領導就解釋做出該決定的理由,如此方能服眾。”
天天逃課:【並非討厭儒家文化,而是反感被閹割後的儒家文化。】
又又6:【儒家本身並不壞,是人心不善,有人利用儒家成為偽君子。】
一隻哇哇哇:【儒家文化的愧疚式教育,讓多少子女在痛苦中成長?!】
如意:【我並不這樣認為,儒家文化本身不壞,壞的是這個社會的根基,難道你們的父母不是如此過來的嗎?】
不知怎的,此次天幕視頻的內容,後世網友所發的彈幕格外眾多,甚至有人因儒家文化爭論得不可開交。
“愧疚式教育?”這成了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望著前方不斷劃過的評論,老百姓們看得膽戰心驚,網友們僅因這愧疚式教育就吵得熱火朝天,足見對其厭惡至極。
“而後你就結合儒家的忍耐文化,繪聲繪色地講述成功經曆,聲稱自己承受了多少的誤解與委屈。但你以忍字為先,以德報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