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什麼?!(晴天霹靂jpg)
任誰得知未來孩子會餓死都淡定不了。
怎會如此……
“杜甫悲痛萬分,他無能為力,隻能任由兒子的身體在懷中慢慢變得冰冷,這種撕心裂肺的疼痛讓他呐喊出了那一句。”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然而就在此時,更大的災難也即將來臨,同年11月安史之亂爆發,它也撕開了整個大唐虛假的繁榮。”
“按照《資治通鑒》記載,安史之亂這八年間唐朝人口從5000多萬,驟降到1700多萬,也就是在期間杜甫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
唐·李世民:【你說奪少?】
唐·李淵:【???】
唐·李治:【!?】
唐·武則天:【??】
李隆基瞳孔猛然一顫,他身形踉蹌往後退,這怎麼可能?!
“於是就寫下了那不朽的詩史,三裡三彆,其中那篇石壕吏至今仍讓up主記憶猶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喝怒!婦啼一何苦!”
“杜甫的詩之所以被稱為史詩,是因為敢用美好詩句去記錄淒慘的現實,去表達百姓在曆史變遷中感受和遭遇。”
“張愛玲曾說:亂世的人,沒有真正的家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而對於杜甫來說,真的是走一步算一步。”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家四處逃亡,最後逃到了鄜州羌村才算安定下來。”
“當他聽到唐肅宗在靈武繼位的消息後,於是決定隻身前去投奔,結果途中不幸被叛軍俘虜,被押送到了長安。”
“杜甫目睹了長安城被叛軍攻破的慘狀心懷悲憤,從而便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彆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57年,大軍來到長安,杜甫趁亂逃了出去,而後又走了整整一個月,才找到了唐肅宗。”
“此時的杜甫隻穿著兩隻麻鞋,衣服破了雙腳都露在外麵,跟叫花子沒什麼兩樣。”
“杜甫的忠心愛國感動了唐肅宗,於是給了他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這一官職也是杜甫一生中做的最大的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