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客觀來說是沒有私人農場主這個說法。”
同樣都是母親的孩子
小兒子工業地區富得流油,卻讓端飯碗的大兒子沒錢花。
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
時錦初覺得班長說的還算是較好情況。
如果按照現實例子去計算,農民收入其中還不包括機械、人工、農藥、種子的費用除去。
仔細一算還虧了。
甚至倒貼錢去種地。
從農民手裡收糧食真的很便宜,但是加工以後賣的可就不便宜。
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而無農不穩則是最根本的問題。
平衡三者之間的問題,關鍵是解決好分工不分家的問題。
“產糧大省的教育問題,首先要說的就是高考,河南作為農業大省也是我國最大的勞務輸出省。”
“作為高考大省,每年高考都是相當激烈,每年高考人數多,省內重點大學少,外省給的指標少,沒有一所985,隻有一所雙一流鄭州大學。”
“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自己能夠考上大學,隻能卷,卷不夠同學就複讀。”
“於是應屆生又要跟大量的複讀生一起卷,卷不到名額又要一起當複讀生。”
“越卷越難,複讀生越來越多,一屆又一屆,一茬又一茬的卷。”
“有能力卷出來的都爭取到外省落戶,你說他們對土地沒有感情?”
曆代百姓表示汗顏,哪怕有能力卷出來的都是佼佼者,剩下的人又該怎麼辦呢?
“……”
老百姓沉默。
如此循環往複,一代接著一代,或許子孫能……
“……”
“留下來他們的孩子怎麼辦呢?”
“重複他們的老路嗎?”
“如此環境,人才流失幾乎是必然的。”
“同時根據數據,2022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人口增長率墊底的幾名都是農業大省。”
“人口流失一方麵是出生人口下降,另一方麵就是人口的流失。”
“還有產糧大省的合村並居政策,給農民帶來了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