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與其將外彙儲備去購買美麗國國債,去滋潤美麗國,還不如把這些美元換成實實在在的海外資產。”
“這就是我們國家援助非洲,幫助他們搞基建的核心原因。”
“並且非洲國家製造業落後,普遍是進口大於出口,所以很缺美元。”
“而中國恰恰相反,中國是世界工廠,美元外彙多的用不完,一邊急需用美元,一邊又嫌美元太多,這恰好達成了互利的條件。”
“其次中國援助非洲,援助是指低息貸款,是要還錢的。”
“而捐助是白送,我們做的是交易,並不是慈善。”
“並且我們還獲得了石油、礦產、航道、港口權益、就業輸出文化融合,國內產業帶動過剩產能消化。”
時錦初:“還有意識形態的輸出?”
意識形態是指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各方麵宣傳,有利於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國際政治經濟影響力。
“對,所以我們中國還是很賺的。”
“這也正是美麗國不願意看到的我們一帶一路,或者援助其他國家的原因。”
“中國拿著美元白條換成了這個世界上貨真價實的硬通貨,而這些硬通貨在美麗國人眼裡,原本是他們可以通過印鈔美元來收割的東西。”
“這個舉措就相當於動了他們的奶酪,所以美麗國這幾年反複製造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製造債務陷阱攻擊中國搞經濟。”
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如果基建過剩怎麼辦?”
“基建並不是說越多越好,地方官員在以gpd為kpl競標賽的競爭下,翩然地希望基建投資能吸引人口流入、招商引資。”
“而這些為了考核政績的無效基建、過度基建隻會勞民傷財,並沒有給經濟帶來正向發展,這些工程都是無辜的納稅人來承擔。”
“而這一問題需要製度、市場、技術等多個層麵入手,實施改革和創興,提高基建項目的效益。”
“你感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溫鐵軍教授的《八次危機》。”
時錦初比了個ok。
通過舍友的解答,她也明白過來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掙了10w美元,找媽換了70wrb,咱媽又拿著這10w美元到外麵換取一些有價值的東西。
而幫助非洲既提高他們的水平和經濟,使他們也有能力購買商品、設備、技術。
這時候咱們正好有很強的生產力和出口,這樣就可以把國內生產的商品賣給對方。
雙贏互利的發展。
夏至感歎,“再也不抱怨政治和經濟無聊了,聽小雨你這麼說還挺有意思的。”
時錦初拍了拍她的肩,笑著說道:“當你用經濟學的角度去看曆史,你會發現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