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的眾人唏噓不已。
“這漢武帝死後也不得安寧啊。”
“誰說不是呢。”
“誰讓他陪葬那麼多東西啊,不怪賊惦記。”
其他王朝邊吃瓜邊看戲,而漢朝皇帝是咋都笑不出來。
當然,除了劉邦。
他們看著時錦初來到距離茂陵1公裡的博物館。
時父一個個給她講解。
“這是西漢鎏金馬:體長76厘米,通高62厘米,重26公斤,通體銅鑄鎏金。”
眾人隻見一隻昂首翹尾,四腿直立體態矯健的金馬。
它頭部造型尤為生動,粉鼻亮眼,昂頭,眼圓睜,鼻鼓,沿外翻,耳殼薄而高聳。
金馬口微張露出牙齒六顆,兩耳豎立耳間有鬃毛,頸上刻鬃毛作站立狀。
頸部和前胸肌深陷,四肢筋健明顯馬身中空。
“這就是為西漢時代典型的大宛馬的特征,是國寶級文物,也是大漢帝國時代精神的縮影。”
“還有這個蟬形口唅。”
“漢代人認為玉石可永保屍身不腐,靈魂便可不滅,以此得以複生,故而用玉石殮屍。”
“蟬形口唅便是放於逝者口中防止“精氣”逸出的玉器,漢代人認為蟬是一種死而複生的神蟲。”
彆說,還挺符合漢朝人祈求長生不老的觀念。
“這是啥啊爸。”
時錦初指了指。
聞言,時父走過去看了一眼。
“這是四神紋玉鋪首,975年在茂陵東側發現的迄今為止漢代藍田玉雕中最精美的文物。”
“玉鋪首上雕刻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的形象,工藝精湛,是漢代玉雕的傑出代表。”
諸天萬界眼前呈現一塊精美雕刻而成的玉。
玉質呈青灰色,展現出玉石曆經歲月沉澱的獨特質感,能看得出來材質與色澤都是上乘。
中部浮雕出鼓目、寬眉、卷鼻、張口露齒的獸麵形象,雙目炯炯有神,仿佛在凝視著世間的一切,威嚴而莊重。
獸麵的頭部布滿雲氣紋理,這些紋理線條流暢、自然,猶如繚繞的雲霧在獸麵周圍盤旋。
青龍位於獸麵的左側,朱雀則在青龍的腹部位置,白虎在獸麵的右側,昂首挺胸,兩前腿踩在上端雲紋上。
玄武則位於白虎腳下,呈張口銜蛇形象曲頸爬行,部分身軀被掩壓在雲紋之下。
見識的同時,有百姓豔羨道:“這漢武帝也太闊了吧。”
“哪個皇帝不闊?”
“那好像也是。”
“再闊又咋滴,死後還不是帶不走。”
“”
“是這個理兒。”
豬豬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蛐蛐地體無完膚。
後元年。
漢景帝看著一件件藏品在博物館中展覽。
心情異常地複雜。
該說不說。
他現在是該慶幸敗家子的茂陵還沒盜完。
還是該慶幸敗家子陪葬品夠多呢
思來想去,慶幸個屁!
劉啟二話不說抄起藤條就是抽熊孩子。
鬼哭狼嚎響徹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