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麓川之役的多次作戰中,明朝派遣了眾多將領,但這些將領之間存在著指揮不協調、配合不默契的問題。”
“朱祁鎮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指揮體係,導致將領們各自為戰,難以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第一次征討中,雲南總兵沐晟與左都督方政之間就存在矛盾,沐晟不支持方政的作戰計劃,導致方政在孤軍深入後陷入困境,最終戰敗身亡。”
“且朱祁鎮派遣太監作為監軍參與戰爭。”
“?”
老百姓們:????
他們沒聽錯吧。
“太監監軍???”
“這不是胡鬨嗎?”
“那可不,跟過家家似的這大明朝打仗。”
萬朝老百姓不禁歎息搖搖頭,開始為明朝百姓默哀。
漢·霍去病:【6】
秦·韓信:【第一次見太監監軍……】
在明朝,太監監軍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但這種現象存在諸多弊端。
從製度設計角度來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明朝初期,統治者試圖通過太監監軍加強對軍隊的控製。軍隊作為國家的重要力量,皇權需要確保軍隊忠誠。
太監是皇帝身邊的人,被認為比較可靠,他們可以作為皇帝的眼線,直接向皇帝反饋軍隊將領的動態和軍情。
防止將領擁兵自重,起到監督製衡的作用。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很多問題。
太監大多缺乏軍事才能和經驗,他們對於軍事戰略、戰術、訓練等知識匱乏。
而且太監群體中不乏有一些品行不端的人,他們利用監軍權力謀取私利,克扣軍餉、中飽私囊的人。
這就導致了士兵生活困苦、軍隊戰鬥力下降,對軍事行動等方麵都產生了嚴重的負麵影響。
“這些太監缺乏軍事才能和經驗,卻擁有較大的權力,對將領的指揮形成了乾擾。”
“太監曹吉祥等在麓川之役中多次乾預軍事決策,影響了戰爭的進程和結果。”
“他們為了爭功邀寵,往往不顧實際情況,強行要求將領按照他們的意願行事,導致一些錯誤的決策被執行。”
朱瞻基臉色鐵青,猛地抓起案幾上的玉璽,狠狠砸向地麵,“哐當”一聲,玉璽在地上翻滾,在寂靜中顯得格外驚心。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得年幼的朱祁鎮“哇”地一聲大哭起來,他小小的身子劇烈顫抖,眼中滿是驚恐,淚水如斷了線的珠子般不斷滾落。
“父皇,父皇……”朱祁鎮邊哭邊喊,聲音都帶著哭腔的顫抖。
“朱祁鎮!你這個昏聵之徒!”朱瞻基怒吼道,眼中似有火焰在燃燒。
“哭哭,就知道哭!為了那虛無的戰功,竟對麓川大動乾戈。你全然不顧北方邊防之危,將大明置於險地!”
朱祁鎮哭得更加厲害,他哽咽著說:“父皇,兒臣錯了,兒臣真的知道錯了…”
男人大步走到擺放瓷器的架子旁,一把掃落上麵的精美瓷器,瓷器破碎的聲音交織在他的怒吼聲中。
“你這是拿大明的國運當賭注,你以為打仗是為了滿足你那幼稚的好勝心?”
“你如此好大喜功,可曾想過萬千將士的性命,可曾想過大明百姓又要遭受多少戰亂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