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2013年出土的上官婉兒的墓誌銘中,記載她並非與韋後的黨派,也沒有勸說過韋後效仿武則天,甚至她曾四次向李顯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發為尼都沒有得到李顯的準許,最終以死相諫喝了毒藥,幸虧被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對於上官婉兒的一生,我們無法評論對錯,因為曆史本來就不存在對錯,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如果非要給一個評價的話,那就是不服丈夫勝夫人。”
“上天給了她這樣的才華,她不服男人就比女人強,她就是要展露所有的才華和風情,來證明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女子一樣可以活得精彩。”
突然變得好冷漠:【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她不想當上官婉兒吧。因為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想要過這樣的人生。太多的權謀暗殺,好多人可能會覺得權謀裡邊包含心機,但是說實話,有些真的是無奈的。】
dldaliu:【你成不了她,她也不是你這麼想,困於後院的女性才是一生的痛,伴君如伴虎,陰謀詭計男人能不懂?他們還是趨之若鶩,要不是時代的悲哀,女人也想在外稱王稱霸。】
小狗狗:【認同。】
百無禁忌:【所以你成不了她這樣奇女子的地位,巾幗不讓須眉。】
“我為何不想成為自己?”看著飄過的第一條彈幕,上官婉兒反問。
才女和才子一樣,總有幾分自傲,最不甘心才能被埋沒。
她能成為曆史上唯一一個女皇的首席智囊,在野心方麵是向武則天看齊的。
權力的攀爬是一條不歸路,山腳下的人是看不到山頂風景的。
武則天看向上官婉兒,問道:“婉兒你是怎麼想的呢。”
上官婉兒狹長的眼眸微微眯起,望向宮闕連綿之處。
沉默良久,她朱唇輕啟,聲音幽然卻透著股決然:“我這一生,注定波瀾壯闊。”
“自踏入這宮廷起,便如置身驚濤駭浪,漩渦暗流從未止息。”
她在天後身側研墨擬詔,字字斟酌,生死皆懸於筆端。
朝堂風雲變幻,諸臣權謀傾軋,我周旋其間,憑這滿腹才學、玲瓏心思爭得立足之地,也曾權傾一時風光無限。
她抬手輕撫鬢邊發簪,嘴角浮起一抹自嘲笑意。
可身處權謀棋局,又哪容全身而退?
“往後縱是輸得粉碎,聲名儘毀、滿盤皆輸又何妨?”
“臣於這跌宕命途走一遭,見過盛世繁華,也曆過暗夜陰謀,史書工筆如何勾勒,皆非我能掌控。”
“臣隻願此身消散後,世間還能有人念起,上官婉兒也曾在這波譎雲詭間,轟轟烈烈活過一場。”說罷,她眼中光芒未黯,仿若已預見往後餘生諸多驚心動魄,卻無畏無懼,坦然以對。
“婉兒說得好!”
聞言,武則天和上官婉兒齊齊看向來人。
是太平公主。
哦不,該說是未來皇太女。
太平公主上前走來,野心和欲望全寫在臉上,毫不遮掩。
“那我們便一起顛覆這男尊女卑的世界。”語落,太平眸中熠熠生輝,透著與上官婉兒同樣的倔強與果敢。
一樣的倔強不服輸。
大多數人一提到上官婉兒總是聚焦於她的情史,研究上官婉兒到底有過幾個男人?
有什麼閨閣秘事,似乎都離不了那點兒下三路的野料,充滿著可悲的惡趣味。
即便在正史中,史官們也是一種刻板且扁平化的男性視角,去撰寫包括上官婉兒在內的女性人物。
在史官們的勾勒之下,這些留名青史的女性所獲得的成就,往往被歸因於依附男性,而被刻意抹去的是她們自身的才能。
當然,史官們局限於過去的時代,但是生活在2024年的我們,或許該以一個新的視角再去看她。
上官婉兒一生曆經多朝,政治生涯波瀾壯闊。
她曾長期為武則天掌詔命,參與處理百官奏表,參決政務,權力盛極一時,有著“巾幗宰相”之稱。
在武則天歸政李唐等重要曆史事件中,她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後來在唐中宗時期,她依然憑借自身才能與智慧,在複雜的宮廷政治鬥爭中得以立足,並發揮重要影響力。
上官婉兒身處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作為女性參與政治受到諸多限製和非議。
她的一些行為和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在複雜的宮廷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不得不依附於權貴,施展各種手段來獲取和鞏固自己的地位。
在曆史的長河中,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這四大才女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輝,可細究她們的命運軌跡,卻各有跌宕起伏,叫人唏噓感慨,又心生敬意。
卓文君像是為愛奮不顧身的勇士,把愛情視作生命的信仰。
她家境優渥,卻能為一曲《鳳求凰》情牽司馬相如,果斷夜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