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
“曹操憑借著自己傑出的指揮能力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因功被升為了濟南相。”
“在濟南相的崗位上,曹操仍然初心不改治事如初,麵對治下十多個縣的縣吏依附權貴貪贓枉法,無所顧忌的行為曹操大力整飭。”
“一下奏免了大部分的長吏,使整個濟南為之震動,貪官汙吏紛紛逃竄。”
“最終在曹操的治理下,濟南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本以為可以靠著政績一步步的為朝廷效力,可無奈當時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的時刻…”
“買賣官甚至都有了製度。”
漢·劉秀:【???】
漢·劉秀:【你認真的嗎?!】
漢·劉徹:【6】
漢·劉邦:【哪個人才向想不出來的?】
e
“曹操因為不肯迎合權貴,便托病回歸故鄉暫時隱居。”
“公元188年,漢靈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削弱外戚大將軍何進的兵權,在洛陽都西園招募壯丁,設立了西園校尉。”
“34歲的曹操因為其家世,而被任命為八校尉的典軍校尉。”
“一年後,漢靈帝駕崩,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後臨朝聽政,大將軍便想借機誅殺十常侍,但卻沒有得到何太後的支持。”
“何進不顧曹操等人的勸阻,執意征召停留在河東郡的董卓率部入京,想以此來脅迫何太後同意誅殺宦官。”
漢·劉秀:【???】
“沒想到的是還沒等董卓入京,何進就被宦官的下屬謀殺。”
漢·劉秀:【??!】
這都是什麼騷操作?!
“至此董卓趁機入京亂政。”
“他把漢少帝廢為弘農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自稱太師專擅朝政。”
“曹操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於是改名換姓逃出了洛陽回到陳留,散儘家財招募義兵,號召天下英雄一同討伐董卓。”
“公元190年,袁術等人共同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討董卓。”
“被聯軍擊敗的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自己則焚毀宮室,挖開王陵劫掠百姓,致使洛陽方圓200裡荒無凋敝不複人煙。”
“而關東聯軍因懼怕董卓涼州軍的戰鬥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全都屯兵在酸棗一帶互相觀望。”
“隻有曹操認為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罪不可恕,於是獨自引軍西進,兵至滎陽時被董卓手下的大將軍徐榮擊敗。”
“士兵損失大半,曹操自己也身負箭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才幸免於難。”
“而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實際上各自心懷鬼胎,都想伺機發展自己的勢力。”
“不久後,諸軍之間發生了摩擦相互火拚,聯軍至此解散。”
“兩年後,青州的黃巾軍發展壯大,連破兗州郡縣斬殺了兗州刺史劉岱。”
“38歲的曹操被眾人迎為兗州牧,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擊敗了黃巾軍,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