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8年,楊堅和獨孤伽羅所生的次子晉王楊廣南下滅陳,宣告隋朝完成了統一。”
“楊堅生性節儉,後宮嬪妃隻是擺設。”
“不僅如此,由於北朝一向都很注重嫡庶之分,獨孤伽羅對寵妻滅妾這種事非常敏感,如果聽到哪個大臣對正妻不好和小妾生了孩子,她就讓楊堅不再重用此人。”
“然而楊堅本人偶爾也會有把持不住的時候,他看上了宮女尉遲氏,背著皇後偷偷寵幸了她。”
“沒想到的是獨孤伽羅非常生氣,竟下令把尉遲氏給殺了。”
“楊堅問詢後負氣出走,高熲和楊素趕忙跑去勸和,楊堅非常生氣地說道: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
“丞相高熲勸楊堅何必為了一個婦人放棄了天下,楊堅這才消了氣,回宮與皇後握手言和,但是高熲卻倒了黴。”
“獨孤伽羅覺得高熲是看不起自己,因此才說何必為了一個婦人放棄天下這句話。”
“恰巧高熲正妻去世,獨孤伽羅便讓楊堅為高熲賜婚續弦,高熲婉拒了此事,楊堅夫妻覺得高熲是個深情的人。”
“然而沒過多久就傳來高熲小妾生子的消息,獨孤伽羅冷笑地說:這個高熲真是虛偽,陛下您還能相信他嗎?”
高熲:“”
所以我是你們夫妻py的一環嗎?
人家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他吃飽撐了勸就勸,還多嘴說那麼多乾什麼?
“”
“自此以後,楊堅對高熲更加疏遠,轉而重用與楊廣交好的楊素。”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楊堅將會為這個決定而追悔莫及。”
楊堅:已老實
草莓布丁星冰樂:【獨孤伽羅,一個極端大強種。被兒子演技蒙蔽,逼大臣不準納妾,搞得隋朝二世而亡。】
看到這條評論,獨孤伽羅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隋朝二世而亡就是她不準大臣納妾嗎?
她自認是自己看走眼,沒識破次子的偽裝才導致後來的一切。
但捫心自問,她和楊堅是一樣的。
楊堅本身是一位極具政治才能和野心的人物,他能夠在北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崛起,最終建立隋朝,足以證明他有著堅定的意誌和卓越的領導能力。
在處理朝政時,他有自己的判斷和決策,並非盲目聽從獨孤伽羅的意見。
且在一些軍事和外交事務上,楊堅往往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果斷的決策。
楊堅對獨孤伽羅的言聽計從,更多的是基於對她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兩人在政治理念上的高度一致。
獨孤伽羅的進言多是出於對隋朝的長遠考慮,這與楊堅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他願意聽取並采納她的建議。
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
不是一類人就是互補。
“後世史官都對獨孤伽羅策劃廢立太子一事指責甚多,認為如果不是楊堅聽信婦人之言選了楊廣,那隋朝是斷然不會滅亡的。”
“然而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楊廣確實是一個出色的皇子。”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