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降臨,萬朝古人紛紛聚攏圍觀,不知今日會盤點哪位人物呢?
“相傳穿越者王莽曾派42大軍圍剿兵力相差懸殊的位麵之子劉秀,然而夜晚竟然有隕石墜落,恰好砸中了王莽的軍營。”
“劉秀一路高歌猛進,興複了漢室,至此被後世稱為位麵之子、大魔導師!”
漢光武帝劉秀:“???”
位麵之子他大概能從字眼猜出意思,但是這個“大魔導師”是何意思?
同時,另一邊。
“大魔導師?”
“可真有意思。”劉邦笑嗬嗬地看向天幕,他倒是很好奇這位天選之子,究竟是多天選?
……
貞觀年間。
“位麵之子?天選之子?”
“起初隻當是戲言,可細細品咂其一生,方覺此稱號實非虛言呐。”話落,李世民感歎連連。
房玄齡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臣以為稱劉秀為位麵之子,實因他一生順遂,得天眷顧。”
“昆陽之戰,劉秀僅率萬餘兵力,卻能大破王莽四十萬大軍。”
“此等以弱勝強的奇跡,非人力所能為,想必是上天都在助他興複漢室。”
李世民微微點頭,目光掃向眾人:“房卿所言有理,此役確實堪稱傳奇。”
“可朕以為,劉秀能成就大業,光靠上天眷顧可不夠。”
“他自身的雄才大略、沉穩睿智,才是關鍵。”
這時,諫議大夫魏征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聖明!”
“漢光武帝雖有天命加持,但他在亂世之中,心懷蒼生,廣納賢才。”
“待他稱帝後,偃武修文,輕徭薄賦,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開創光武中興,實乃一代賢君。”
李世民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也是如此地認同,總覺劉秀被後世低估了。
“不錯,劉秀對待功臣,不像漢高祖那般猜忌殺戮,而是恩威並施,妥善安置,君臣相得,這等胸襟與手段,令人欽佩!”
“朕當以劉秀為鑒,治理大唐,保我江山社稷,護我萬千子民。”
“陛下聖明!”
而李世民的感覺也沒錯,後世不少王朝對此劉秀並無太大印象,人們往往隻會記住前三,而東漢的劉秀……
當隻有王莽與他捆綁在一起時,天降異象天命所歸,他才會被眾人所知曉。
當前麵有始皇帝,漢高祖,漢武帝都很出彩之下,劉秀反而顯得暗淡十足,不被人所更加看重了解。
但就是有那麼一個人……
“但真實的曆史不能夠被一個段子所掩蓋,劉秀曾被偉人評價為曆史上最會打仗、最會用人、最有學問的帝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略輸文采,唯獨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被稱為接近完美的帝王。”
針尖:【綜合實力最強的六邊形皇帝,強到因為沒什麼對手,所以都感覺不出他的強。】
t日子:【漢朝其實誕生了很多有能力的皇帝,隻是大家隻知道漢高祖和漢武帝。】
雲筱雨霽:【土係大魔導師劉秀,風係大魔導師朱棣!】
最為接近完美的帝王?
最會打仗、用人、學問。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略輸文采?誇大其詞吧!”有人不屑道。
“不就是運氣好了一點麼?”
聞言,一旁有人忍不住說道,“運氣占了一部分,但人家自身的努力也不可忽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