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登基後,察覺到所謂國際形勢的變化,認為遼國已呈頹勢,於是決定聯合金朝攻打遼國,企圖收複燕雲十六州。”
“公元1120年,宋徽宗與金太祖完顏阿骨達成了海上之盟,雙方約定合兵滅遼後北宋將要向金朝輸送歲幣,而幽雲十六州將歸北宋所有。”
前朝眾人:“?”
areyoukiddg?(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李世民嘴角那是止不住地抽,先前就聽說過北宋向遼國輸送歲幣和絹布達成澶淵之盟,如今又聯合金國滅遼再輸送歲幣。
請問這有什麼本質的區彆嗎?
就是收複了失地,還是以如此窩囊的方式。
乾脆還不如一開始就彆搞這一套,說不定就沒後麵那麼多事了,反正左右都是輸送歲幣換取所謂的“和平”。
真真假假又真假,何必如此。
最後指不定還被人給賣了。
“這本是一樁看似劃算的買賣。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故”
“在聯合金滅遼的過程中,遼國被金軍打得節節敗退,而北宋的軍隊卻在苟延殘喘的遼軍麵前頻頻受挫,顯示其外強中乾的本質。”
“這讓金人看到了北宋的虛弱,於是他們在滅遼之後迅速將矛頭轉向了宋朝。”
趙匡胤:“”
二鳳:看吧,朕果真說的沒錯!
宋朝百姓們:“”
“公元1124年,金國兵分兩路討伐北宋,消息傳來讓當時的皇帝宋徽宗驚恐萬分,這位隻會寫字作畫和傳宗接代的藝術家皇帝麵對金軍的鐵蹄束手無策。”
“雞賊的宋徽宗為了避免成為亡國之君,於是急忙將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桓,也就是後來的宋欽宗。”
“準備將這個爛攤子甩給自己的兒子,不得不說宋徽宗真是一個坑兒子的老爹,而趙桓也深知自己是替罪羊的角色,所以誓死不肯從命。”
“但是他又怎耐得住宋徽宗坑兒子的手段?”
“宋徽宗假借自己病重為由讓趙桓必須來探病,不得已他隻能硬著頭皮去了。”
“宋徽宗對兒子趙桓說:兒啊,爹不行了,你要不繼位就是不孝啊。”
“誰曾想兒子趙桓麵對老爹的道德綁架也絲毫不慌,流著眼淚說:父皇尚在,我繼位了才是不孝啊。”
“宋徽宗心想你小子給我來這套,於是強行讓幾個宦官壓製兒子穿戴龍袍,走完了繼位流程。”
“在繼位的過程中,趙桓因為拚命掙紮而昏厥過去,成為了曆史上第一個因抵製登基而暈厥的皇帝。”
所有人:“”
這一幕父慈子孝的曆史大戲真是令人感動。
其他王朝都是恨不得登基當皇帝,而這父子倆互相謙讓地令人搞笑。
趙匡胤:“”
他現在隻想找個洞鑽起來。
“就這樣,宋欽宗登基,北宋進入靖康之年。”
“而靖康將會成為這位倒黴皇帝宋欽宗的第一個年號,也是北宋的最後一個年號。”
彈幕一排666。
牛逼666。
宋徽宗真是用行動給眾人展示,隻要跑得快,就當不了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