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
鐵皮瞬間被撞得飛到一旁。
我緊緊抓著前麵座椅靠背,還以為車會撞報廢。
沒想到鐵皮圍欄隻有薄薄一層,後麵並沒有打腳手架固定。撞破鐵皮後甚至車速都沒降低。
孫福生回過神來問道:“往哪開啊,前麵沒路了!是溝!”
我看見前方的路中間,順著馬路挖開一道槽,槽裡鋪著四五個管道,管道上麵有一層厚厚的積雪。溝槽兩旁堆著很多挖出來的土,還有一些施工用具,水泥涵管什麼的。
這條溝槽從路口,一直通到濱河路。
敏娃子一手抓著車頂上的扶手,一邊焦急的說:“騎著溝過去,一直往前開!”
孫福生的腦袋還被槍頂著,自然不敢反對。
咬牙踩著油門,車輪直接壓在土上,車底懸空開上了溝。
後麵跟上來的天津大發不一樣,有的撞在藍色鐵皮上,發出嘭的一聲。因為鐵皮後麵放的是水泥涵管的原因,擋風玻璃碎成了渣渣,車頭也變形了。
車裡的司機沒有係安全帶,頭上全是玻璃碴子紮的血口子,趴在方向盤上生死不知。
有的跟著我們後麵進來,見小奧拓跨上了溝兩旁的土堆,他也有模有樣的開了上去。
這司機不像孫福生被槍頂著腦門,又給足了錢,車技直達巔峰。
照貓畫虎都畫不出來,車上去沒開了幾米就歪歪扭扭的掉在溝裡。
等他們拿著鋼管砍刀從天津大發裡爬出來時。
我們的小奧拓已經拐上濱河路,往北開去。
烏龜瓶看著消失在身後的人影,才放下槍,把頭靠在後背上緩了一口氣。
車速飛快,十多分鐘後就過了馬務大橋路口。
馬務大橋也就是現在的鑼鼓大橋。
因為臨汾以威風鑼鼓出名,現在橋上有一千五百多麵石鼓,形態各異,氣勢壯觀,規模之大。
也申請了吉尼斯紀錄。
好像臨汾的頭頭們都愛搞這些,廁所是,華門也是,鑼鼓大橋更是。
不過來臨汾旅遊的朋友們,有興趣也可以過來上橋看看汾河景,挺壯觀的。
馬務大橋這時剛拆了,還沒新建。要不然能從這到河西,直接上臨洮線二級路。
隻要上了國道,往南往北天高海闊根本找不到人。
可此時馬務大橋已經全拆了,鑼鼓大橋的橋墩都還沒建成。
隻能走往北走去屯裡汾河橋過河。
過了鑼鼓橋,再往北走就沒有大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