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滑舌。”她握著許毅的手更緊了一分,片刻就濕漉漉的。
兩人提著兔子回了寶齋,許遠已經架好了馬車,邱沛琴買了不少東西,板車上堆的滿滿當當,白麵大米板油都買了不少。
打眼一看,旁邊竹籃子裡還有兩隻綁了腿的豬羔子。
邱沛琴拿著一件破衣裳往上蓋,見到兩人笑嗬嗬的說:“院子起了,鳳仙肯定想養兩頭豬,我早晨上市場瞧著這倆精神,你給捎家去。”
自從兩家成了親家,他來縣城許娘讓他帶東西來,邱沛琴讓他帶東西回。
好的和一家人一樣。
“謝謝嬸子。”
許毅笑著應,讓宋婉寧先上車,又招呼秋秋,"嫂子,你也坐這個,擋風。”
隨後才看向邱沛琴,“嬸子,明可能有人往這送東西,你隻管收下就是。”
那些人空口白牙汙蔑他,隻要送來他就收。
邱沛琴雖然不知道誰來送,卻聽許毅的話,“行,嬸子都留下。”
三水村,自從許家起了青磚房,就好像成了三水村的門麵,誰家親戚走動都得帶到門外走一圈。
許鳳仙人老實,不喜歡跟人打交道,老遠要是見著村裡人往這頭走,便躲到屋裡頭。
屋裡也很熱鬨。
許鳳仙嫌棄院子太大空曠,就把給家裡做繡工的嬸子都叫到家裡來。
早上點卯,晚上下工。
工錢也給漲了二十文錢。
是許毅提議的,晚上能當場結賬,還能隨時調整繡樣,不用挨家挨戶的通知。
自從許鳳仙弄出個一二三級,各位嬸子就覺得眼前掛了個流油的大肥肉,踮踮腳尖就能吃到,三級的奔著二級,二級的奔著一級。
這短短時間,給許家做工的不光有20多個嬸子,還都是一級的,給出花樣就能繡,繡的還好呐。
一整套團扇隻用五天時間便能全部繡完,隨後拿到許大山那,他負責找人安裝扇柄,秋秋膽大心細,不繡衣裳時便出門轉悠,沒幾天就籠絡了幾個不會繡花但人實誠的嬸子。
粘布麵。
現在團扇係列許毅徹底當了甩手掌櫃,每天就是拿著賬目對對賬,督促全家人學習。
“扣扣扣”
敲門聲響起,“娘,我跟你說點事。”
許娘一聽是許毅的聲音,趕忙放下手中的針線,起身去開門。
知道老二不喜歡和村裡婦人打交道,她直接出門,倆人走到涼亭中才問,“有事找娘嗎?”
許毅點頭,把答應重做雨水扇的事跟許鳳仙一說。
許鳳仙接過紙條看了一遍,忍不住咧嘴笑,"成,上頭的字娘都認識。”也不罔她這些日子看的頭暈眼花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