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死禹繼,夏啟商革,看似傳承有序,實則充滿了鬥爭。
早期人神,涇渭分明,各自擁護其領袖,猶如五方國度,隻是互相聯姻。
中原人族,便是土色人神,尊崇黃帝軒轅一脈。
東夷人族,便是白色人神,尊崇白帝少昊一脈。
伏羲,女媧,燧人氏,皆是風姓,所傳後人,為青色人神。
炎帝,神農,蚩尤氏,皆是薑姓,所傳後人,為赤色人神。
顓頊,大鯀,帝禹氏,皆是姒姓,所傳後人,為黑色人神。
太古紀元之時,五色人神互不相統,各自為政,時至帝堯大一統,方才大一統,後人為了凝聚人族概念,才將諸位人神先祖湊成一家子,再用春秋筆法抹去了許多黑曆史。
實際情況,從帝堯命鯀治水,帝舜殺鯀,不朝帝丹朱,而登帝位,便可見一斑。
而後,帝舜用大禹治水,晚年聽從四嶽的安排和建議,禪位於大禹,帝禹獲得了帝位。
人族的曆史,便是一個圈,在不斷的輪回之中。
事實上,在真正的時間長河中,三皇並立,五帝共存,什麼古來大帝兩兩不相見,隻是騙一騙後人的笑話而已。
太古早期燧人氏三祖篳路藍縷,開創基業,太古中期伏羲三皇嘔心瀝血,擴張人道,時至太古後期,五帝並列已經成為格局。
直至新紀元,非大羅無法回溯時間長河,後來者方才譜寫全新的歲月史書。
為的就是凝聚共識,再無五色人神,唯人族。
自此,三皇五帝並非共存,敵對關係,而是血脈傳承,我是你爹,你是我兒,和和氣氣一家人。
這亦是人族成為天地主角的根本原因。
巫體,妖靈,龍血,鳳骨,人心,五大神族孕育一爐,是謂人族!
唯有如此,人族方是萬靈之長,可以代表人道大勢。
人族,既是人道之族。
天道乃是洪荒意誌,人道乃是眾生**,所謂天人相衝,即洪荒眾生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當前宇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量劫,便是變革之始。
伏皇設宴,廣邀各路大神通者,於天庭開會,不單單是壽宴,更是對未來洪荒的探討。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土地鬨天宮,儼然是有人已經等不及了。
紀元更迭,天庭再立,連天帝都換了一位,但,天條天規還是那幾個,永恒不變。
這讓後天崛起的生靈如何能忍受。
土地陰神打響了第一槍,發出自己對舊秩序的怒吼,憑什麼地仙不能上天庭,憑什麼冥府之神就要低天神一頭!
地府不是被天庭統治關係,而應該並行!
“我今天上天庭,隻為了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