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任何一檔能夠風靡不同國家的頂級真人秀,都離不開一部能夠將創意進行工業化改造的製作“寶典”。
在麥當勞、星巴克都能找到類似的寶典,以便總部的經驗能夠完整地移植至每一個分公司、每一個門店。
而好聲音的製作寶典比磚頭還厚,行業裡麵叫做“ProductionBible”,是許多節目最具價值的地方,它甚至細化到拍攝的時候需要幾組機位,節目進行到哪一分鐘主持人該引出什麼樣的故事。
當然了,寶典固然重要,但“創意”才是賣出節目最為關鍵的一步。
不過,隻是天馬行空的創意可不行,能夠被執行也是購買方非常看中的。
而好聲音的新穎不僅體現在“轉椅子”這個細節上,從選手的PK方式、比賽的賽程安排等都有很多創新,而這些創新,正是好聲音能夠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
在原時空,在《華夏好聲音》締造收視輝煌之前,原版《TVoice》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複製了55個不同語言的版本,2012年6月英國版播出第一季就打敗了其它三檔占據黃金時間的真人秀節目《Strictly&neDancing》、《XFactor》和《BGT》成為英國最成功的娛樂節目,平均每期920萬觀眾以及38.5%的市場占有率,這個節目幾乎能讓每一個國家的觀眾都為之著迷。
但是,好聲音的模式也不是完美的,各個國家的版本都有一個轉椅之後收視率下降的問題,因為矛盾衝突從“是否轉椅”和“學員選哪個導師”變成了普通選秀節目慣有的“誰能獲得冠軍”。
此時,奧爾森三姐妹看的是沈浪優化過後的全新版本,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除了增加轉椅環節的集數,以及縮短後續比賽進程,還加入了包括師生之間的情誼和選手背景故事的介紹,以此來增加看點保證收視率。
不過,這是盲選結束後的階段了。
“好有趣。”伊麗莎白忍不住先開口讚歎道,她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電視屏幕。
“嗯,是有點意思呢。”瑪麗凱特也跟著附和道,她微微歪著頭,看得格外專注。
“導師背對學員這是個天才的想法,導師完全不知道學員的樣貌、年齡這些外在的東西,就隻能單純地憑借聽到的聲音,靠著唱歌最原始的魅力來判斷自己要不要轉身,這樣的方式十分純粹。”阿什莉一邊說著,一邊還不住地點頭。
三姐妹看得是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了節目之中。
特彆是當出現有學員唱到導師們自己的歌曲時,那場麵就更有意思了,導師們臉上會瞬間浮現出各種各樣的表情,有的是驚訝,仿佛沒想到自己的歌能被學員演繹出彆樣的味道;有的則是露出欣慰的笑容,為學員的精采表現感到開心;而且導師們之間還會有一些有趣的互動,互相打趣幾句,或者爭搶學員時你來我往地“鬥嘴”。
而四位導師轉身的風格也各不相同。
惠特妮休斯頓選人相對來說比較隨心隨性,剛開始的時候她還會稍微仔細地斟酌一番之後才會按下轉身鍵,可到了後麵,就好像突然開啟了狂熱模式似的,瘋狂地為學員轉身,甚至有的學員才剛唱了一兩個音,她就瞬間按下按鈕。
再看唐亨利,他的選人標準相對苛刻,不管學員在台上表現得多麼精彩,他往往都是要等到最後關頭,學員整首歌唱得差不多了,才會去拍燈轉身,甚至有個學員都快唱完了,直到了最後一秒,他才不緊不慢地按下那拍燈按鈕。
而喬治斯特雷特選人就很有學術範兒了,他會比較看重學員在演唱方麵的專業性,除了音色要好之外,在音準、節奏這些方麵也得達到一定水準才會選擇轉身。
最後的QTip,他選人則是有偏向性的,像是靈魂樂、嘻哈樂、說唱樂這些,他就會更偏愛。
要說這節目裡最具看點的環節,那非四轉搶人莫屬了。
恰好在本期節目當中就出現了這麼一個厲害的學員,讓四位導師同時轉身。
而四位導師各自都使出渾身解數,你誇學員有天賦,我誇學員風格獨特,他說演唱會請學員當嘉賓,反正就是用各種辦法來說服這個學員選擇自己,那場麵彆提多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