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他觀察著如蘭的辦事,他也明白了如蘭也是有帝王之才的人,甚至她有著比他更遠大的理想,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目標。
他問自己,同樣的老師教導,他能做到的如蘭自然也能做到,然後,他告訴自己,如蘭和他夫妻一體,自然是一樣的。
趙曦覺得自己愛如蘭,也願意將自己擁有的一切也分享給她,最後的結局就是趙曦妥協了,不僅允許了如蘭的行為,甚至慢慢開始給她講一些前朝的事情。
盛如蘭不知道趙曦到底是因為惜命而給自己洗腦成功,還是因為真的對她有情,但她不想深究,隻要如今他們還是如今恩愛的生活,其他的也不必太過追究。
更何況,她雖然想要插手朝政,但也沒有一定要做皇帝的意思,隻要趙曦一直這樣,說不定他會是宋朝為數不多的長壽的皇帝。
既然趙曦也願意放權,那她就好好照顧他,讓他過上身體康健,兒子孝順的好日子。
盛如蘭開始大力推進前朝的變動,如今北宋看似繁榮,汴京裡也是一片欣欣向榮,但實際上國庫空虛,財政危機日漸加重。
先帝以“仁”為政,但其實“仁”在盛如蘭看來,就是軟弱,先帝登基之時,劉太後把持朝政,他受人掣肘,後來即便是收回一些權柄,但膽子也早就被嚇破了,性子也掰不回來。
如今的官家,出生的時候劉太後已死,先帝在朝多年,也有了權柄和話語權,他又是先帝唯一的兒子,盛如蘭跟他從小一起長大,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倒是也沒有那麼軟弱。
趙曦也算是個有血性的漢子,但陪他長大的除了盛如蘭還有官家,官家時時刻刻的仁義,趙曦也見過他父皇處理朝政之事,每次不論什麼決定都要詢問大臣的意見,他也不知不覺染上了這樣的習慣。
趙曦也是個矛盾體,當初兗王叛亂的時候,他表現的很是勇敢,剛登基的時候也是連殺好幾位大臣穩定了朝局。
但是漸漸變的畏手畏腳,做什麼都要聽朝臣說,朝臣同意才做,不同意就不做,這個同意就實行,那個不同意就暫停。
盛如蘭看的不耐煩,索性就趁機會讓趙曦稱病了,她幫著處理些折子,也會見一見大臣。
如今這樣也就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她第一次在禦書房見大臣的時候,大臣們多是不願意的,但是因為知道官家病了,才忍了下來。
大臣也知道官家身子不好,皇子又還未長成,自然也得接受這期間皇後參政,不過沒多久,一些大臣對盛如蘭的看法大有改變。
參政沒多久,武將大多都明白如蘭的抱負,也見識過如蘭的才能,武將心思耿直,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也不看中性彆。
他們隻知道朝中武將被壓製,他們心中隻有上場殺敵,收複疆土,但他們的想法不受重視,他們的想法也難以實施。
如今,皇後參政,明顯重視武將,他們也看到了收複疆土的希望,自然表示支持,更有一些武將,通過顧廷燁向盛如蘭表忠心。
喜歡綜影視之美人千變萬化請大家收藏:綜影視之美人千變萬化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