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秉謙被朱由校給弄蒙了:這打一巴掌又給顆棗,是什麼意思!
朱由校盯著顧秉謙,“這兩天朕看了戶部的曆年收支,心中甚是焦慮啊!!天啟五年歲入三百六十萬兩,田賦收入米麥二千六百萬石,軍屯收糧四百萬石。”
“可單單一個遼東戰事,便要支出天量的遼餉,還有你們的俸祿支銀,賑災救濟所需,你做為首輔,難道沒考慮過開源節流嗎??”
顧秉謙聞言,剛站起身沒兩分鐘的他又跪了下去:“臣顧秉謙萬死,望陛下責罰!!”
朱由校沒好氣道:“如果責罰你,可以省出千萬銀兩,那朕一點也不心疼。彆扯這些沒用的了,給朕參謀參謀!”
顧秉謙的冷汗刷的一下就下來了:這可是送命題啊!!
作為首輔,他豈能不知道大明早就是個空殼子,可那又怎麼樣?
我老顧撕下老臉放在地上被人踩,難道是我變態嗎?
還不是為了錢!
千裡做官隻為錢,難不成真為了伸張正義,開玩笑?
顧秉謙跪在地上,眼睛不斷地瞟向魏忠賢,希望這個時候他能幫幫腔。
這開源節流的法子誰都知道,可誰又敢說??
說出來,不想活了??
朱由校見老貨死活不開口,冷哼一聲,重新坐回禦座又埋頭批改起奏折來。
“先生為飽學之士,必能為我大明想出良方,朕就坐等你的回複!”
此話一出,顧秉謙渾身顫抖起來。
這陛下,看架勢非要讓自己開口啊!!
一個皇朝其實和一個家庭也沒什麼兩樣。
家庭成員努力乾活,創造財富。
人人節儉用心,儲蓄財富。
無非是開源,節流或者雙管齊下。
顧秉謙的腦筋在飛速的運轉:節流??
裁撤冗員,減少官員俸祿。
這建議如果由自己提出來,那就成了百官公敵,還想不想混了?
提高田賦,多征遼餉??
那不是把農民往死裡逼,逼著他們造反上梁山嗎?
這話要是說了,到時候會被陛下和百官撕成碎片!
開征礦稅、商稅和海稅??
想都不要想,好不容易忽悠泰昌皇帝停征了礦稅、商稅,哪裡能恢複回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