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心向往之,但是他暫時做不到。
大明的藩王被圈著,勳貴也爛透了,他哪裡去找這麼忠心的部下?
曆史上,這種性質的軍事組織一般被稱為地方軍閥。
他們有人,有錢,有地盤,如果心有不忠,便是一場禍國大亂。
還好,秦良玉忠心為國,這支部隊才能被朱由校所掌握。
朱由校一邊看著,一邊暗暗驚心。
隻見號令即下,兩萬人馬竟如指使臂,複雜的陣形變化沒有一絲慌亂,好像演練了千萬次一樣,活像一個整體一般。
兩萬人馬迅速組成戰鬥隊形,正前方,是五排四米長的槍陣。
“”這種以白矛杆為製成的長槍堅韌非常,可頂普通刀斧數擊而不斷!”
秦良玉帶著自豪的口氣說道:“陛下且看,槍頂部有帶刃的利鉤,麵對騎兵衝擊,可用槍鉤抓拉敵騎馬腿,令敵馬跌人倒!”
“再看槍底有堅硬的鐵環,這些鐵環可以相互嵌套,形成一條長長的鐵杆,遇到山高險阻便可借著鐵杆攀爬!”
朱由校也讚歎不已:“這種槍陣,活像隻刺蝟,倒是堅固非常!”
秦良玉受陛下讚美,不禁稍稍仰頭,略有開心之色。
卻見朱由校話鋒一轉,道:“白杆軍如遇遼東蠻騎,勝數幾何?”
秦良玉眼神一滯,天啟元年那次遼東遠征,令她痛失親人。
此時聽陛下如此發問,一時間回想起痛失親人的痛楚。
她沉默片刻道:“白杆軍擅於山地作戰,如果在平原對付騎兵。老臣無必勝把握!”
“騎兵來去如風,隻要他們不犯傻衝陣,白杆軍想要取勝,非常之難!”
秦良玉神情複雜,道:“如果陛下想以白杆軍對陣遼東蠻騎,效果會很不好。對付騎兵,隻能用更強的騎兵。”
“步軍擅守,騎兵擅攻,這是千百年的戰爭得出來的結論!”
朱由校見秦良玉有點誤會,笑了笑道:“秦將軍,朕並沒有打算用白杆軍去攻擊騎兵。”
秦良玉一愣,道:“臣原本以為,陛下千裡召喚,是讓臣領著白杆軍去掃蕩遼蠻或西北平叛。可陛下不是這個用意,那陛下讓臣領軍來京,是為何事?”
魏忠賢見秦良玉出言略有無狀,忍不住咳嗽了一下以示提醒。
朱由校不以為意,大方承認道:“白杆軍敵不過遼蠻騎兵,這個朕是清楚的。隻是,我大明自永樂之後,實在是找不出來一支數量足夠的騎兵強軍。”
永樂年騎兵之所以強大,是因為當時的朱棣招攬了蒙古朵顏部。
可現在,朵顏部承平日久,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