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荷與繡紡東家告辭後,便打算去宋府找王大嫂的二妹,雖說剛剛經自己這麼一念之間,確實是想著重操舊業,但聽那學徒的話語間,卻也察覺到這個時代對女子做大夫似乎是有偏見的,也就想著這事還得先從長計議,所以這施針的手用來做香囊,同樣是穿針引線,但為了賺銀子,也就自覺沒什麼不可了。
按著繡坊東家所指,劉清荷來到了一處大宅子前,上麵的牌匾寫著宋府二字,應該也就是這裡了。
她來找人,找的是宋府做雜事的下人應該不用遞上帖子吧,正是猶豫之際,一位仆從送肩上背著醫箱的大夫從大門出來了。
劉清荷立即上前問道,“請問府上可是有位名喚王二妮的在這裡做事?”
那仆從見劉清荷雖是穿著樸素,但氣質卻不一般,並不似那村裡的女子,也就稍稍有禮道,“姑娘是說的在廚房做事的王二妮?”
“正是,可否請你幫忙喊她出來一下,就說是劉清荷找她。”
“行,那你等會兒吧。”這仆從想著自己也正好要去廚房傳話,便也覺得順道幫劉清荷找個人也沒什麼。
劉清荷點頭道謝,就在府外等待的時候,又見另一位帶著醫箱而來的大夫在宋府仆從的領路下進去了。
看來這位宋府的大少奶奶是病的不輕啊,劉清荷正如此想著的時候,便見一頭綁包巾的女子走了出來。
王大嫂的二妹王二妮是位性子潑辣的婦人,她剛嫁人不久,有一個兩歲的女兒。她是經王大嫂的丈夫,也就是她姐夫介紹才進的宋府,如今在府裡做些雜活,所以她忙的要死,聽說有人來找她原不想理會,但又聽是劉清荷來找她,她這才趕緊從府裡跑了出來。
“劉姑娘?你來找我有事嗎?”她來到劉清荷麵前,也是開門見山便問道。
“王二姐,對不住了,你這麼忙我還來找你,我是想問你些事。”
“沒事,你有什麼事就直接問,若我知道定告訴你。”因劉清荷為王二妮的女兒看過病,所以王二妮對劉清荷可是以恩人看待,那既然是恩人相問,她便定是知無不答的。
“王二姐,我們去那邊說吧。”劉清荷見宋府來往的人還是很多的,便怕若被人見王二妮既是不乾活跑出來見人,也就怕人多嘴雜,想說兩人繞過宋府後,那邊有一條尾巷,那裡應該更適合說話些。
王二妮點頭,兩人走進那尾巷後,劉清荷便直接說明來意。
“實不相瞞王二姐,我因著在做香囊,雖有繡坊收購,但價錢一直不高,我是從王大嫂那兒聽聞宋府的工錢多,所以我想,也許我可以把香囊賣給這府中的主子們,我今日來就是想向你打聽這府裡的情況。”
“原來是這事兒啊,也是,那繡坊能給幾個錢,若能直接賣給那些夫人小姐們,止不住能多賺些銀子。不過啊,這宋府老宅主子不多,聽說大多主子是在京城宅子,這裡嘛,我就見過老太爺,大公子,大少奶奶和二公子,至於還有沒有其他主子,我暫時也不知道。”王二妮多是做雜活,自然也進不了後院,所以她沒什麼機會見到什麼主子,至於她所說的老太爺,大公子,大少奶奶和二公子也隻是目前為止見過幾麵而已。
“這樣吧,你把香囊給我,我帶在身上,故意讓大少奶奶屋裡的丫頭看見,這麼漂亮的香囊,我就不信那些丫頭們會不動心。”從丫頭身上做突破口,王二妮覺得自己的主意好極了,定是能助劉清荷辦成此事。
劉清荷一聽王二妮肯如此幫忙,便當然十分願意,她從自己身上摘下香囊,這是她自己戴的香囊,樣式比之給繡坊的要簡單些,但勝在清雅,所以把它遞給王二妮後,再次道謝,目送她回了宋府。
從宋府回來,劉清荷便看到半夏在巷子口等著她。
“姑娘,你怎麼出門都不叫上奴婢啊?”半夏剛被劉媽訓斥了一頓,雖是委屈吧,可又覺得對方說的沒錯,讓劉清荷一個人出門確實是不安全的。
“我看你還在睡便沒叫你了,看,我工錢拿回來了。”劉清荷舉著一小袋銀子展示在半夏麵前,這才讓半夏破涕為笑。
“下次姑娘可得把奴婢喊上,不然…”半夏偷瞄了在一旁曬著菜乾的劉媽,那意思不言而喻。
劉清荷瞬間明白,她點了點半夏額頭,又笑道,“待會兒幫我配線。”
“姑娘又要開始做香囊?”不是才剛‘交貨’嗎?半夏還以為劉清荷可以休息幾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