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開篇第一篇《口訣》。
口訣,隻有內功心法才會用口訣開篇吧。
“梅傳口訣,本性天然。仰如秋月,曲似弓彎。”
“轉入曲肘,直似箭邊。正須排七,一須爭先。”
“吐三背四,切記圈繁。造無儘意,隻在精嚴!”
葉匪越讀越是心裡怦怦亂跳,這他娘的不是內功口訣又是什麼。
葉匪又是看向第二篇《取象》。
“梅之有象,由製氣也。花屬陽而象天,木屬陰而象地,而其故各有五,所以彆奇偶而成變化。”
“蒂者,花之所自出,象以太極,故有一丁。”
“象以二儀,故有二體;象以四時,故有四象;象以六駁,故有六成;象有八卦,故有八結。”
葉匪已經越看越是懷疑,這又是四象八卦又是太極陰陽。
怪不得仲仁和尚又號華光道人,一個和尚能寫出來這些道家的東西來。
至於後麵第三篇的“一丁、二體、三點、四向、五出、六枝、七須、八結、九變”的諸多變化,葉匪已經沒有心思再去看。
他將《華光梅譜》自石壁上取下,小心翼翼的卷起。
葉匪讀了幾遍之後,便已經發覺此篇的博大精深,斷然是不敢再將此物放在這裡。
古人尤其喜愛借物言誌,借物抒情。
到了現在葉匪唯一能肯定的便是,這篇文章肯定是借著寫梅而作的一篇心法口訣。
隻不過葉匪便像是站在寶庫門前。
而這座寶庫也僅僅是打開了一條門縫,葉匪借著門縫向裡麵看,隻看到珠光寶氣,卻始終見不到是何物。
等有機會見到師伯或者師叔的時候,向他們詢問詢問。
不過話說回來,也不知道師伯有沒有發現這件東西。
葉匪暫時不想這些,又是接著石壁往下看。
這一幅已經換成了書法。
刻錄的則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的《神策軍碑》。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記載了回鵑汗國滅亡及安輯沒斯來降等事。
隻見石壁上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正是柳公權自成一體的“柳體”楷書!
與顏真卿的“顏體”並稱“顏筋柳骨”。
這幅碑文則是演化而出了兩套武功。
一套筆法,叫做“小碑點法”,點劃摁捺,以落筆之法而化。
一套腿法,叫做“大碑腿法”,橫掃開闔,以書神筆骨做腿。
不過石壁上清清楚楚的寫著這兩套武功實際上是一套腿法筆法連用的武功。
這套武功,沒得說,給書呆子,必須得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