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下一場比賽你一定會贏的。”
這幾天,小曦的這句話一直在蘇逸舟腦子裡回響。
決賽第二場,同時也是首都籃球隊這邊的賽點局,山城是會被零封,還是拚死反撲,就看接下來的表現。
來到山城主場,他們第一次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決賽的關注度,因為這次,歡呼聲都是因為他們而起。
解說也換成了之前的那個“舟吹”,還沒等蘇逸舟出場,他就把他誇的天花亂墜。
解說員按理來說是不能帶太多主觀色彩去解說比賽的,因為這樣會顯得自己很不專業。
但誰叫他這樣解說流量高呢?
各大視頻軟件點名要他解說這場比賽,沒辦法,蘇逸舟最近是有點火,手機這輪比賽的收視率保障。
一些根本就不打籃球的女生,秉持著“顏值即正義”的旗號,打入籃球圈。
雖說這種飯圈文化也有一定的弊病,不可否認的是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籃球文化的傳播發展。
主辦方也樂得如此。
儘管看好首都隊,心裡卻是希望山城能挺過這場比賽,再多吃一場的流量。
一次的失利不代表什麼,怕的是沒有從頭再來的勇氣,
回山城之後,教練帶著全隊認真複盤比賽,這次連蘇逸舟都乖乖到場,和隊友一起研究新的應對戰術。
首都很喜歡擋拆換人,專找隊內的弱點進攻,木桶效應在這裡體現到了極致,短時間內很難把最短版提高。
所以就隻能從進攻策略入手,上場比賽,山城隊的進攻就出現了很大問題。
很簡單,輸了就老老實實“回家”,贏了才有機會打最後一場比賽,相當於背水一戰了。
比賽開始,山城這邊搶到了球權,教練把進攻的節奏交給了蘇逸舟,特殊情況特殊對待,這位“租”來的球員已經成為全隊最後的希望。
蘇逸舟一手運球,一手比出這次進攻要打的戰術,等所有隊友到位後才開始進攻。
冠軍球隊有冠軍球隊的心氣,他們沒有選擇針對任何人,因為很相信自己的防守能力。
這也是他們的破綻,蘇逸舟就依靠這一點,對麵隻派一個人防守他的情況下,擺脫防守連續得分。
在防守端,確實是招架不住首都的攻勢,包夾會漏人,不包夾又單防不住。
所以,這場比賽就單純的變成了極致的進攻“盛宴”,雙方的主力誰也不服誰,山城這邊在防守上唯唯諾諾,在進攻方麵確是全麵出擊。
再加以觀眾席的歡呼聲助威,第一節比賽,雙方比分咬得很死。
第二節一上場,蘇逸舟都沒來得及歇息,延續了上一節比賽的手感,開場兩個三分直接把首都這邊打到叫暫停。
連小曦這個“忠實粉絲”的一聲聲,
“哥哥加油”,“哥哥最厲害”都被觀眾席的歡呼聲淹沒。
小曦其實全程都在加油,很多人都注意到這個坐在“座位上”的小女孩,都有一個相同的疑問,
“你誰啊,哥哥也是你能叫的?”
解說室也炸鍋了,難道這場比賽會成為這輪錦標賽最大的一場“爆冷”嗎?
接下來的解說統一口徑就是,
“蘇逸舟拿球了”、“蘇逸舟投籃”、“蘇逸舟突破”、“球進了!山城再次入賬兩分”。
是的,蘇逸舟徹底投開了,現在的他就處於很多運動員所說過的那種玄而又玄的zone模式,隻要出手就能得分的那種。
任首都這邊心氣再高,也得叫暫停來壓一壓蘇逸舟這瘋狂得分的勢頭。
及時調整戰術是一支強隊的基本素養,剛剛還說的自信自己的防守能力,從不包夾,結果…
重新上場,蘇逸舟就感受到場上盯著自己的眼睛多了好幾雙。
三節比賽戰罷,山城領先五分。
首都這邊越打越不在狀態,剛開始那不可一世的眼神被疲憊所取代。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比賽已經要爆冷的時候,最後一節比賽的最後五分鐘,在蘇逸舟用一個內線突破拿下本場比賽的第36分後。
從空中落地,正好就踩到了一個人的掌,他的腳踝直接扭了過去,扶著受傷的部位表情痛苦的倒在地板上。
比賽被迫暫停。
喜歡你告訴我這是小時候那個軟糯青梅請大家收藏:你告訴我這是小時候那個軟糯青梅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