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瞬間愣住,他從那抹笑意中,感受到了深不可測的意味。
“公子若有所托,臣但求能保其性命,願效犬馬之勞。”
嬴高淡然一笑。
“依大秦律法,你罪當株連九族。但國事紛擾,人才難得,我暫且留你一命,你若能立功贖罪,可免其家族之難。”
李斯心中一震,頓時領悟到嬴高的深意。
他誌向非凡,或許早已布局至此。
先控製趙高,以防不測。
再攔截偽詔,以防篡位之謀。
最後以把柄牽製,把李斯招攬。
此等謀略,絕非沉迷聲色之人所能籌謀。
李斯心中暗自佩服嬴高的智謀。
此人將來成就,必不弱於祖龍。
李斯恭敬的跪在嬴高麵前。
“今後,臣唯公子馬首是瞻。”
嬴高滿意一笑,讓李斯靠近。
低聲部署了幾句。
……
眾人看李斯出來。
衣衫皺巴,老眼掛著淚珠,嘴角卻勾起如春風的笑意。
與先前的搖搖欲墜截然不同,此刻的李斯如同蛻變新生。
“陛下駕崩,還有很多事待處理,諸位隨本相入宮。”
……
始皇駕崩,文武大臣陸續而來。
等人到齊,李斯丟出魚雷。
“中車府令趙高心懷叵測,假冒聖上遺詔,如今已全盤招認。”
什麼?
文武百官無不瞠目結舌。
“怎麼可能?”
“中車府令乃聖上心腹,怎敢假冒遺詔?”
“全盤招認?他麾下高手如雲,何種手段能迫使他招供?”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
祖龍剛剛歸西,便聽到這驚心動魄的消息。
李斯繼續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本相推舉二公子嬴高,為監國公子!”
文武聽到這話,麵麵相覷。
幾名重臣眉梢緊蹙。
“李大人,你沒開玩笑吧?”
“高公子二十餘載的行為,眾人皆看在眼裡,難堪大任……”
“高公子是否能夠理解監國的意義,也是疑問!”
“他素來隻知道沉湎酒色,不學無術,毫無治國之能,如何能擔此監國之重任?”
殿內大臣們難以置信。
“李相莫非失去了理智?”
“李相,莫非二公子對你施加了壓力?”
“儘管公子扶蘇短期內難以返回,但我們還有在軍中磨礪多年的三公子,文采橫溢的四公子,哪個不遠勝於二公子?”
“不錯,二公子的才能,恐怕無法監國。”
“如今大秦正值危難之際,李相難道希望國家陷入更大的混亂?”
馮相沉思良久,才緩緩開口。
“我有一事不解,願請教李相,何故竭力推舉二公子監國?
依我國律例,陛下未立儲君,自當由大公子扶蘇繼位。
大公子雖身在城北,但快馬加鞭,幾日即可返抵鹹陽。
此時不急,不妨待大公子歸來後再行商榷。”
大公子之才,眾所周知,多年來堅守城北,勞苦功高。
而二公子的行事作風,恐難以勝任仁君之位。”
馮相的意思明白不過。
眾多大臣都對嬴高監國持反對態度。
即使李斯身為左丞相,也難以令所有人臣服於嬴高。
李斯聞言,心頭震撼。
這一切,都在公子高意料中。
“倘若二公子不具備成為仁君之資,那麼整個天下已無人可擔當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