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眾人各司其職。洗、切、配菜的有條不紊,大家忙得熱火朝天。
時間緩緩來到十一點,炒菜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然全部就緒。
陳峰趁著這會兒功夫,踱步到屋外頭溜達、寒暄了一圈,賓客已來齊。
隨後,陳峰和妻子一同走進房間,出來時,陳峰手中提著一個布袋。
布袋裡,是昨晚他和妻子依照母親記賬本上的借錢人員名單、對應金額,一一塞好錢的信封。
每一個信封,都承載著陳峰對眾人的感激之情。
接著,陳峰又喚來三個女兒,一家人來到人群的正中央。
眾人原本正聊得熱火朝天,看到這一幕,紛紛停下交談。
原本嘈雜的場麵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陳家這一家子身上。
陳峰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各位親朋好友、父老鄉親!承蒙大家不辭辛勞,不遠千裡趕來!讓我這寒舍頓時蓬蓽生輝!
今天把大家邀請過來,一是想讓咱們熱熱鬨鬨聚一聚,好好聯絡聯絡感情,一起敘敘舊,暢快地聊聊天,再吃頓團圓飯!”
稍作停頓,陳峰神情愈發誠摯,接著說道:“其二呢,是我陳峰打心底裡感激大家一直以來對我家、對我的照顧!這份恩情,我陳家沒齒難忘!謝謝大家!”
話音剛落,陳峰和妻子帶著三個女兒,朝著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那彎腰的弧度,滿是敬意與感恩。
“小峰!這都是應該的,應該的呀!大舅看到你如今這麼有出息,心裡彆提多開心了!”大舅郭學文趕忙上前,一臉欣慰地扶起陳峰。
“對啊!小峰,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哪有什麼謝不謝的!”二叔也快步上前,輕輕扶起葉悠悠。
嶽母娘等周邊的村裡人見狀,也紛紛走上前,扶起三個懂事的小家夥。
“要的!大家在我家最為艱難的時候,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這無異於雪中送炭啊!”陳峰目光誠摯、滿含感激地看向眾人。
他心中清楚,幾個舅舅自不必說,去年父親在村裡借錢,足足有二十多家毫不猶豫地解囊相助,而且沒有一家要求打借條。
這看似簡單的舉動,背後是多大的信任啊!
雖說大家借出的錢數額不算多,一塊、幾塊、十塊的都有。
可要知道,村裡大多數人家本就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在自家都不寬裕的情況下,還能向陳家伸出援手,這種品質實在是難能可貴。
其實,年初的時候,父母省吃儉用,努力攢下了一點錢,本打算先還掉一部分欠款。
可沒想到,不僅在幾個舅舅那兒吃了閉門羹,連村裡人都寬慰說錢的事不著急還。
因為大家都深知,那時的陳家實在困難。
這份淳樸的情誼,在後世那樣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顯得尤為難得。
在後世,科技的飛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部小小的手機,一段簡單的視頻通話,就能讓遠在千裡之外的人們隨時麵對麵聊天通信。
飛機與高鐵的便捷,更是讓距離不再遙遠,中午出發,晚上便能到家吃上熱乎的晚飯。
然而,科技越來越發達,而人情味反而越來越淡泊。
如今,手機大多時候僅僅被用於刷抖音等娛樂,高鐵和飛機也僅僅淪為普通的出行工具,少了曾經那種人與人之間深切的情感交流與牽掛。
眾人看著陳峰說到這兒,又看到他從布袋裡拿出的一堆信封,心裡大概也猜到了怎麼回事。
其實今天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陳家邀飯的原因,陳家幾父子隻是邀請他們全家務必來家裡吃飯。
但眼前這一幕,大家心裡都明白,陳峰應該是要準備還錢了。
隻是,眾人此刻的心思各不相同。
村裡來的眾人,大多不太想要陳峰還錢。
主要是陳峰家已經給予了他們很多。
這次來的二十多家人,都是跟陳家,或者說是跟陳立農關係比較好的,也是一開始願意相信並跟著陳勇軍乾活的。
雖說才乾了十天左右,可自從陳勇軍定額定量分配下來,他們發現份額基本上是優先緊著他們這二十多家來的。
賺得最少的一家都有二十塊錢,賺得最多的一家更是有四十多塊錢。
這僅僅是十天的收入啊!要是一個月下來,那簡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有時候,他們甚至覺得單價是不是給得太高了,擔心陳峰虧本,還一起上門提過這事。
如果把之前借給陳家的這筆錢比作投資,那他們可以無比驕傲地說,這是他們這輩子做的最成功的一次投資。
王美玲和幾個兒子、女兒也是彼此對視了一眼,昨晚他們就討論過,猜測這次請飯可能是準備還錢。
幾人商量過,反正自家現在也不急著用錢,外孫(甥)做生意沒多久,賺的錢肯定有限,而且如今做生意處處都需要本錢……。
倒是兩個叔叔對此無所謂,他們一號可是去了陳峰廠裡參加過立廠儀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