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子歸來後,賀蘭的暖意仿佛又濃了幾分。他帶回了京城的安穩消息,也帶回了對賀蘭未來的全新規劃。兩人站在城樓上望著連綿的棉田,二王子忽然指著遠方說:“瑾潼,你看那片空地,我想在此建一座書院。”
瑾潼順著他的指尖望去,隻見城外那片曾被戰火波及的荒地上,如今已長出稀疏的青草。“書院?”她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是為了讓賀蘭的孩子都能讀書識字嗎?”
“不僅如此。”二王子笑著點頭,“我還想請江南的先生來授課,教孩子們算學、農桑之術,甚至兵法謀略。賀蘭要想真正強大,不僅要守得住疆土,更要育得出人才。”
這話正合瑾潼心意。她立刻讓人丈量土地,聯絡江南的書商籌備典籍。消息傳開後,百姓們紛紛主動前來幫忙,有的送來木材,有的捐出糧食,連李默都帶著農戶們來平整土地。短短一個月,書院的地基便已打好,青磚黛瓦在陽光下漸漸壘起,成了賀蘭城外最顯眼的新景。
這日,瑾潼正在書院查看施工進度,阿竹忽然氣喘籲籲地跑過來,手裡捧著一個青釉瓷瓶:“瑾潼姑娘,你快看!我燒出了新的瓷釉,像不像春日的湖水?”
瑾潼接過瓷瓶,隻見瓶身上的釉色清亮通透,泛著淡淡的碧色,果然如江南春水般溫潤。“太好看了!”她忍不住讚歎,“阿竹,你這手藝真是越來越精湛了。不如我們在書院旁建一座瓷窯,專門燒製賀蘭特色的瓷器,既能裝點書院,又能讓更多人知道賀蘭的瓷器。”
阿竹眼睛一亮,當即點頭應下。很快,瓷窯便在書院東側動工。待書院建成那日,阿竹特意燒製了一批青釉瓷碗,碗底刻著“賀蘭書院”四字,作為送給學子們的入學禮。
開學當天,書院外擠滿了百姓。穿著新衣的孩子們背著書包,在父母的叮囑下走進書院,臉上滿是好奇與期待。二王子親自擔任院長,瑾潼則捐出了大量書籍,連蘇婉都從漠北送來兩箱珍貴的西域典籍。看著孩子們朗朗讀書的模樣,瑾潼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在江南的私塾裡讀書的場景,那時她從未想過,自己會在賀蘭這片土地上,為孩子們築起這樣一座知識的殿堂。
日子安穩下來,賀蘭的商路也愈發繁忙。棉布、瓷器、新種的玉米番薯,順著商道運往江南、漠北,甚至西域。這天,商會的王掌櫃匆匆來報,說西域的商隊帶來了一個消息:齊兵在邊境集結,似乎又有異動。
瑾潼和二王子立刻召集將領議事。巴圖拍著桌子怒道:“這些齊兵真是不知好歹!上次沒打疼他們,這次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蘇婉也很快從漠北趕來,帶來了漠北的兵力部署圖:“漠北已在東部邊境安排了騎兵,若齊兵敢來犯,我們兩邊夾擊,定能將他們擊退。”
二王子看著地圖沉思片刻,緩緩開口:“齊兵上次戰敗後,兵力大損,此次集結恐怕隻是虛張聲勢,想趁機搶奪物資。我們隻需加強邊境防禦,同時讓商隊結伴而行,避免單獨行動。”
瑾潼點頭附和,隨即安排人手:一方麵讓士兵在邊境增設崗哨,另一方麵通知各商戶調整商隊路線,由士兵護送通行。做好這些安排後,她心裡仍有些不安,便決定親自去邊境查看情況。
二王子不放心她獨自前往,便與她一同出發。兩人帶著一隊騎兵,沿著邊境線緩緩前行。走到一處山穀時,忽然聽到前方傳來馬蹄聲。巴圖立刻警覺起來,拔刀喝道:“來者何人?”
隻見山穀那頭跑出一隊人馬,為首的竟是西域商隊的首領木罕。木罕看到瑾潼,連忙翻身下馬,神色焦急地說:“瑾潼姑娘,不好了!我們的商隊在前麵的樹林裡被齊兵攔截了,他們搶走了貨物,還抓走了幾個夥計!”
瑾潼心中一緊,立刻對二王子說:“我們快去救他們!”
二王子點頭,當即下令:“巴圖,你帶一隊人從左側繞過去,截斷齊兵的退路;我和瑾潼從正麵進攻,務必救出人質,奪回貨物!”
眾人迅速行動。瑾潼跟著二王子衝進樹林,隻見十幾名齊兵正圍著商隊的夥計,手裡拿著搶來的布匹和糧食,肆意嘲笑。“住手!”二王子大喝一聲,手中長劍出鞘,率先衝了上去。
齊兵沒想到會遇到賀蘭的士兵,頓時亂作一團。瑾潼拔出腰間的短劍,與士兵們一同作戰。她雖為女子,卻也跟著二王子學過些武藝,此刻動作利落,很快便製服了一名齊兵。
沒過多久,巴圖也帶著人從左側包抄過來。齊兵腹背受敵,不敢戀戰,扔下貨物和人質便想逃跑。“彆讓他們跑了!”二王子一聲令下,騎兵們立刻追了上去,將幾名帶頭的齊兵擒獲。
救下商隊的夥計後,瑾潼連忙上前查看他們的傷勢。還好,夥計們隻是受了些輕傷,並無大礙。木罕感激地握住瑾潼的手:“多謝瑾潼姑娘和二王子相救,若不是你們,我們這次可就慘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必客氣。”瑾潼笑著搖頭,“保護商隊是我們的責任。以後你們路過邊境,一定要提前通知我們,我們會安排士兵護送。”
處理完此事,兩人帶著隊伍返回賀蘭。剛到城門,就看到李默帶著幾名農戶在城門口等候。“二王子,瑾潼姑娘,你們可回來了!”李默手裡拿著一個玉米棒,臉上滿是喜色,“今年的玉米收成極好,畝產比去年多了三成,我們特意挑了最大的玉米來給你們報喜!”
看著那金燦燦的玉米棒,瑾潼和二王子都露出了笑容。連日來因齊兵異動帶來的焦慮,也在此刻煙消雲散。二王子接過玉米棒,對李默說:“辛苦你了,李默。你不僅教會了百姓們種棉花,還種出了這麼好的玉米,賀蘭的百姓都該感謝你。”
李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賀蘭待我不薄,我隻想為這裡多做些事。”
接下來的日子,賀蘭忙著秋收。田地裡,農戶們忙著收割玉米、番薯,棉田裡,雪白的棉絮被一朵朵摘下,堆成了小山。市集上,到處都是叫賣新糧的聲音,百姓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瑾潼和二王子時常去田間查看,看到百姓們安居樂業的模樣,心裡滿是欣慰。
這天,書院忽然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來人穿著一身青色長衫,背著一個書箱,自稱是江南來的沈先生,聽聞賀蘭書院招募先生,特意前來應聘。二王子和瑾潼見他談吐不凡,對經史子集、農桑之術都頗有見解,便欣然聘用了他。
沈先生到書院後,很快便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他講課生動有趣,不僅教孩子們讀書識字,還帶著他們去田間觀察農作物的生長,教他們算學知識。瑾潼偶爾也會去書院聽沈先生講課,每次都能有新的收獲。
一日,沈先生課後找到瑾潼,遞給她一本冊子:“瑾潼姑娘,這是我根據江南的農桑經驗,結合賀蘭的氣候條件,整理出的種植方法,或許能幫到你們。”
瑾潼接過冊子,隻見上麵詳細記錄了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時間、施肥方法,甚至還有應對病蟲害的技巧。“太感謝你了,沈先生!”她激動地說,“有了這本冊子,百姓們種莊稼就更有把握了。”
沈先生笑著點頭:“我在江南時,就聽說賀蘭近年來發展迅速,百姓安居樂業。如今親眼所見,才知所言非虛。能為賀蘭出一份力,我也很開心。”
喜歡江花玉麵請大家收藏:()江花玉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