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船在海上航行了二十餘日,這天清晨,瑾潼被一陣熟悉的鷗鳴聲喚醒。她揉了揉眼睛,走到船頭,隻見遠處的海平麵上,賀蘭山的輪廓正漸漸清晰,青灰色的山體在晨光中若隱若現,像一位久候歸人的老者,靜靜矗立在天地之間。
“快到了!”李默拿著羅盤走過來,聲音裡難掩激動,“按照航線,再過兩個時辰就能進黃河口,咱們傍晚就能到賀蘭村的碼頭了。”
瑾潼點點頭,指尖輕輕摩挲著懷裡的琉璃原料盒。這些日子,她時常會打開盒子,看著裡麵晶瑩剔透的石英砂和各色金屬粉末,想象著琉璃作坊建成後,村民們圍在一起吹製琉璃的場景。一旁的波斯匠人穆罕默德正拿著一塊藍色琉璃石打磨,見瑾潼望著賀蘭山出神,笑著用不太流利的中原話說道:“瑾潼姑娘,賀蘭山看起來很壯麗,和波斯的山脈不一樣,這裡的山好像更溫柔。”
“等你們到了村裡就知道,賀蘭山不僅溫柔,還很慷慨。”瑾潼轉頭看向他,眼裡滿是笑意,“山裡有能做染料的礦石,有清甜的泉水,還有大片適合種玫瑰的土地,以後你們在這裡一定會住得習慣。”
說話間,商船已駛入黃河口。岸邊的蘆葦蕩隨風搖曳,幾隻白鷺從水麵掠過,留下一串漣漪。遠遠地,瑾潼就看到碼頭邊站著一群人,為首的正是阿青,她穿著一身青色布裙,手裡舉著一個繡著檀香木苗的布幡,正踮著腳往海麵眺望。
“阿青!我們回來了!”瑾潼站在船頭揮手,聲音清亮。
阿青聽到聲音,猛地抬起頭,看到商船後,立刻蹦跳著朝身邊的人喊道:“是瑾潼姐和李默哥!他們回來了!”人群瞬間熱鬨起來,王老漢扛著鋤頭往前擠,村裡的婦女們也紛紛踮起腳,想看清船上的模樣。
商船靠岸時,阿青第一個衝了上來,一把抱住瑾潼,眼眶通紅:“瑾潼姐,你們可算回來了!我每天都去苗圃看檀香木苗,它們長得可好了,都快到我腰了!”
“我就知道你把它們照顧得很好。”瑾潼拍了拍阿青的背,指著身後的波斯匠人們,“來,認識一下,這些是波斯的琉璃匠人,穆罕默德大叔、卡裡姆大哥,以後他們會教咱們做琉璃。”
阿青立刻鬆開瑾潼,對著匠人們行了個中原禮,好奇地打量著他們手裡的琉璃工具:“琉璃?是不是像城裡當鋪裡擺的那種亮晶晶的瓶子?我早就想看看怎麼做的了!”
穆罕默德被阿青的熱情逗笑,從包裡拿出一個小巧的琉璃珠子遞給她:“這個送給你,等咱們建好了作坊,還能做更漂亮的。”
阿青接過珠子,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裡,對著陽光看了又看,笑得合不攏嘴:“謝謝大叔!我要把它串在手鏈上,天天戴著!”
眾人說說笑笑地往村裡走,剛到村口,就看到村民們早已擺好了迎接的攤子,桌上放著剛烙好的麵餅、熬好的小米粥,還有用野果做的蜜餞。村長拄著拐杖走過來,握著賽義德的手說:“賽義德先生,多謝你一路照顧瑾潼和李默,還幫咱們請來琉璃匠人,你可是咱們賀蘭村的大功臣啊!”
“村長客氣了,我和瑾潼姑娘、李默先生是朋友,幫朋友做事是應該的。”賽義德笑著說,“這次我還帶來了波斯的玫瑰種子和香料,以後咱們賀蘭村也能種玫瑰、做玫瑰製品,說不定還能賣到其他地方去。”
村長聽了更高興,連忙讓人把玫瑰種子收起來,又吩咐婦女們準備晚飯,要好好招待波斯匠人和賽義德。
回到村裡的第一件事,瑾潼就拉著阿青去了苗圃。剛走進苗圃,就看到一片綠油油的檀香木苗,它們比離開時高了一大截,葉子翠綠鮮亮,在陽光下泛著光澤。阿青指著最粗的一棵苗說:“瑾潼姐,你看這棵,我每天都給它澆水、鬆土,它長得最快,我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盼歸’,就盼著你們早點回來。”
瑾潼蹲下身,輕輕撫摸著“盼歸”的葉子,心裡暖暖的。她從包裡拿出那塊藍色琉璃,對李默說:“咱們現在就把它嵌在木牌上吧,讓‘盼歸’先沾上波斯的氣息。”
李默點點頭,從工具包裡拿出錘子和釘子,阿青則幫忙扶著木牌。三人齊心協力,很快就把藍色琉璃嵌在了木牌中央。陽光透過琉璃,在地上映出一片藍色的光斑,像極了波斯玫瑰園裡的藍色玫瑰。
“真好看!”阿青拍手叫好,“以後每個檀香木苗都要配一塊琉璃木牌,這樣咱們的苗圃就成了最特彆的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村裡開始忙著建琉璃作坊。村民們自發地砍樹、搬磚,波斯匠人們則在一旁指導,告訴大家作坊需要建在通風好、靠近水源的地方,窯的位置也要選在地勢高的地方,這樣火候才好控製。
穆罕默德拿著圖紙,給村民們講解:“窯的內壁要先用耐火土塗抹三層,這樣燒的時候才不會裂。通風口的大小也很關鍵,太大了火會滅,太小了溫度上不去,咱們得一點一點調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老漢聽得認真,還不時提問:“穆罕默德大叔,那燒窯用的柴火有講究嗎?咱們山裡的鬆樹柴能用嗎?”
“鬆樹柴很好,火力足,還不容易有煙。”穆罕默德點點頭,“不過燒的時候要注意控製添柴的頻率,不能一次添太多,不然溫度會忽高忽低。”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和泥砌牆,有的搭建窯體,有的整理工具,村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瑾潼和李默則忙著整理從波斯帶來的配方書,把裡麵的原料比例翻譯成中原話,還在旁邊標注上村裡能找到的替代原料。
“你看這裡,”李默指著配方書上的一行字,“波斯用的純堿是從鹽湖裡提取的,咱們村裡沒有鹽湖,但咱們可以用草木灰代替,之前我試過,草木灰裡也有堿性物質,應該能行。”
瑾潼接過書,仔細看了看:“那咱們明天就試試,先做一小批琉璃液,看看能不能成功。對了,還要把金屬粉末分類放好,銅粉、鐵粉、鈷粉,可不能弄混了,不然顏色就錯了。”
五天後,琉璃作坊終於建成了。作坊是一座兩層的土坯房,一樓是窯房和原料儲存間,二樓是匠人們的住處和成品展示間。開業那天,村裡放起了鞭炮,村長還親自給作坊題了名——“賀蘭波斯琉璃坊”。
穆罕默德帶著大家做第一爐琉璃,他先把石英砂、草木灰和硝石按照比例混合好,倒進窯裡,然後點燃柴火。村民們圍在窯邊,好奇地看著裡麵的原料慢慢融化,不時有人小聲議論:“你說這石頭真能變成亮晶晶的琉璃嗎?”“肯定能,你沒看穆罕默德大叔那麼有把握嗎?”
等了三個時辰,窯裡的原料終於變成了透明的液體。穆罕默德用長杆蘸取一點液體,對著陽光看了看,滿意地點點頭:“溫度剛好,可以開始吹製了。”
他拿起長杆,蘸取適量的琉璃液,然後慢慢吹氣,手裡的長杆不停轉動,琉璃液漸漸變成了一個圓形的氣泡。接著,他把氣泡放在鐵板上,用工具輕輕按壓,很快就做出了一個簡單的琉璃碗。
村民們看得目瞪口呆,紛紛鼓掌:“太神奇了!真的做成了!”
瑾潼也躍躍欲試,她按照穆罕默德教的方法,拿起長杆蘸取琉璃液,可剛一吹氣,琉璃液就歪了。穆罕默德在一旁指導:“彆緊張,手腕要穩,吹氣的時候力度要均勻,就像給花澆水一樣,慢慢來。”
瑾潼深吸一口氣,重新嘗試。這次她放慢了速度,仔細感受琉璃液的重量,控製著吹氣的力度。漸漸地,一個小小的琉璃珠子在她手裡成型了。雖然珠子有些不圓,但這是她做的第一個琉璃製品,瑾潼高興得像個孩子:“我做成了!我真的做成了!”
喜歡江花玉麵請大家收藏:()江花玉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