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琉璃(十一)_江花玉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江花玉麵 > 第683章 琉璃(十一)

第683章 琉璃(十一)(1 / 1)

雪後初晴的賀蘭村,陽光透過薄霧灑在覆雪的玫瑰園上,折射出細碎的金光。瑾潼一早便帶著幾個村民去檢查玫瑰園的保暖棚,昨夜的大雪雖厚,卻也給土壤積下了來年的水分。“把這幾處漏風的地方再用草簾堵嚴實些,”她指著棚角的縫隙叮囑道,“明年開春第一批玫瑰要趕在河西商隊來之前采摘,可不能出岔子。”

剛忙活完,就見村口傳來一陣熟悉的駝鈴聲——是西域商隊的老熟人伊思坎德爾,他騎著領頭的白駝,身後跟著十多峰滿載貨物的駱駝,駝身上蓋著繡有波斯花紋的毛氈。“瑾潼姑娘!李默掌櫃!”伊思坎德爾老遠就揮手喊道,聲音裡滿是笑意,“我給你們帶了波斯最新的琉璃燒製配方,還有撒馬爾罕的葡萄乾!”

李默聞訊趕來,將伊思坎德爾迎進客棧。剛坐下,伊思坎德爾就從懷中掏出一卷羊皮紙,小心翼翼地展開:“這是我特意從波斯琉璃大師那裡求來的秘方,用它燒出的琉璃,顏色能像晚霞一樣漸變,你們試試用和田玉搭配,肯定能賣上好價錢!”李默接過羊皮紙,隻見上麵用波斯文寫滿了配方,旁邊還畫著燒製爐的結構圖。“太感謝了!”他連忙讓夥計去叫穆罕默德大叔,“正好我們新一批琉璃擺件要開工,這秘方來得太及時了。”

說話間,蘇婉提著一個錦盒走進來,盒中裝著一匹淡粉色的絲綢,正是上次合作的“賀蘭粉綢”。“伊思坎德爾先生,您看這絲綢如何?”蘇婉將絲綢展開,玫瑰香氣隨著布料的晃動彌漫開來,“這是用賀蘭玫瑰精油染製的,在江南已經賣斷貨了,這次想請您幫忙帶到波斯,看看那邊的貴族是否喜歡。”伊思坎德爾伸手摸了摸絲綢,讚歎道:“質地柔軟,香氣清雅,波斯的公主們肯定會愛不釋手!我這次回去就帶十匹,要是反響好,下次來我訂兩百匹!”

正談著,紮赫拉突然跑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封染了火漆的書信:“李默叔!瑾潼姨!於闐國的回信到了!國王說願意跟咱們長期合作,還邀請咱們派工匠去於闐,教他們製作琉璃擺件呢!”眾人一聽,都興奮起來。李默接過書信,仔細讀了一遍,笑著說:“這可是個好機會!既能擴大咱們的生意,還能把賀蘭的技術傳到西域。瑾潼,你覺得派誰去合適?”瑾潼想了想:“穆罕默德大叔經驗豐富,再讓石泉村的兩個石匠跟著,他們能教於闐人雕刻石座,正好搭配琉璃擺件。”

定下此事後,村裡開始忙著準備工匠們的行裝。穆罕默德大叔特意燒製了一批小巧的琉璃樣品,有賀蘭山雪頂造型的吊墜,還有刻著波斯纏枝紋的碗碟,打算帶去於闐當作禮物。石匠們則準備了幾套雕刻工具,還將之前刻有絲路地名的石座圖紙重新整理,方便在當地教學。

出發那天,伊思坎德爾主動提出同行,他熟悉西域的路線,還能幫忙翻譯。“咱們正好可以走新開通的絲路支線,”伊思坎德爾指著地圖說,“這條路線比原來近十天路程,沿途還有三個新驛站,能歇腳補給。”工匠們跟著伊思坎德爾,牽著載滿工具和樣品的騾車,緩緩走出賀蘭村。村口的牌坊下,李默、瑾潼和村民們揮著手,直到商隊的身影消失在山路儘頭。

工匠們走後,賀蘭村的生產依舊忙碌。絲綢坊裡,蘇婉正帶著村民們研究新的染色配方,她想嘗試用薰衣草精油染出淡紫色的絲綢,搭配玫瑰粉綢做成套裝。“薰衣草要選剛開花的,精油提取率才高,”蘇婉一邊指導村民采摘薰衣草,一邊說道,“咱們賀蘭村的氣候適合種薰衣草,明年可以在玫瑰園旁邊再開辟一片薰衣草田,既能當染料,還能做香包。”

香料坊裡更是熱鬨,趙叔帶著夥計們趕製一批玫瑰香膏,這種香膏是用玫瑰花瓣熬製而成,塗抹在手上能滋潤皮膚,之前波斯商隊訂了五百盒,這次要趕在雨季來臨前發貨。“熬製的時候火候一定要控製好,”趙叔站在灶台前,拿著長勺攪拌著鍋裡的玫瑰漿,“火太大容易糊,火太小又熬不出油脂,得像照顧孩子一樣細心。”

這天午後,村裡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中原的科考隊,他們穿著統一的青色長衫,背著裝滿書籍和儀器的行囊,為首的是一位白發老者,名叫沈修文,是長安太學的教授。“我們聽聞賀蘭村是絲路文化交融的重地,特意來考察這裡的曆史遺跡和民俗文化,”沈修文握著李默的手說,“還希望能在村裡設立一個絲路文化研究點,記錄這裡的發展變化。”

李默和瑾潼欣然同意,將科考隊安排在絲綢之路文化館旁邊的空房裡。沈修文教授每天都帶著學生們去村裡走訪,記錄村民們的生活習慣,還去後山考察古代絲路的遺跡。有一次,他們在山澗邊發現了一塊刻有文字的石碑,上麵的文字一半是中原隸書,一半是波斯楔形文字。“這可是重要的文物!”沈修文激動地說,“這說明早在幾百年前,這裡就有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了。”他們小心翼翼地將石碑運回文化館,還請來長安的文物修複師,對石碑進行清理和保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考隊在村裡待了一個月,臨走時,沈修文將一本厚厚的《賀蘭村絲路文化紀要》交給李默:“這裡記錄了我們考察的所有內容,以後每年我們都會來一次,繼續補充資料。希望這本紀要能讓更多人了解賀蘭村,了解絲路上的文化交融。”

轉眼到了夏天,玫瑰園裡的玫瑰競相開放,遠遠望去,一片火紅的花海,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賞。李默和瑾潼在玫瑰園裡開辟了一條觀光步道,沿途設置了幾個休息亭,還安排了村民當導遊,給遊客講解玫瑰的種植和加工過程。“咱們可以搞一個玫瑰文化節,”瑾潼看著滿園的玫瑰,提議道,“邀請周邊村莊的人來參加,再舉辦玫瑰製品展銷會,肯定能吸引更多人。”

李默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立刻召集周邊村莊的村長開會。月牙村的村長提議展示玫瑰醬和玫瑰香皂的製作過程,讓遊客親手體驗;風陵村的村長則說要帶來最新釀的葡萄酒,搭配玫瑰點心;石泉村的村長表示會帶來石雕作品,現場展示雕刻技藝。大家一拍即合,決定在七月中旬舉辦第一屆賀蘭玫瑰文化節。

文化節開幕那天,賀蘭村熱鬨非凡。村口的廣場上搭起了舞台,村民們穿著中原和波斯的傳統服飾,表演著歌舞節目。玫瑰園裡,遊客們忙著拍照打卡,有的在體驗製作玫瑰香皂,有的在品嘗玫瑰醬;廣場上的展銷會更是火爆,月牙村的玫瑰醬、風陵村的葡萄酒、石泉村的石雕作品被搶購一空。蘇婉帶來的“賀蘭粉綢”也備受青睞,不少遊客當場下單,希望能定製絲綢服飾。

就在文化節舉辦到一半時,穆罕默德大叔帶著於闐的工匠回來了。他們不僅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還帶回了於闐國王贈送的一批和田玉料,以及於闐工匠製作的琉璃樣品。“於闐人學得很快,”穆罕默德大叔興奮地說,“他們已經能獨立製作簡單的琉璃擺件了,這次還派了五個工匠來咱們村學習,想進一步提升技藝。”

於闐的工匠們很快融入了賀蘭村的生活,他們跟著穆罕默德大叔學習複雜的琉璃燒製技術,跟著石匠們學習雕刻,還把於闐的玉石加工技藝教給了村民們。有一次,於闐工匠和中原工匠合作,用和田玉和琉璃製作了一件“絲路合璧”擺件——主體是一塊雕刻成駱駝形狀的和田玉,駱駝的背上馱著一個琉璃花瓶,花瓶上刻著中原的祥雲紋和波斯的纏枝紋,這件擺件後來被送到長安的博物館展出,成了絲路文化交融的象征。

秋天來臨,賀蘭村迎來了豐收的季節。玫瑰園裡的玫瑰被采摘完畢,製成了玫瑰精油、玫瑰醬、玫瑰香包等產品;風陵村的葡萄也成熟了,村民們忙著釀酒,空氣中彌漫著葡萄酒的醇香;石泉村的石料開采量也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石雕作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

這天,李默收到了一封來自長安的書信,是朝廷的禮部官員寫來的,邀請賀蘭村參加明年正月的長安絲路博覽會,展示村裡的特色產品。“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李默拿著書信,激動地對瑾潼說,“朝廷舉辦的博覽會,肯定有很多各國的使節和商人參加,咱們的產品要是能在博覽會上獲獎,就能傳遍全國,甚至海外!”

瑾潼也十分高興,立刻召集村民們商量參展事宜。大家決定挑選最有代表性的產品:穆罕默德大叔燒製的“絲路合璧”琉璃擺件、蘇婉染製的“賀蘭粉綢”、月牙村的玫瑰精油、風陵村的葡萄酒、石泉村的石雕作品。為了更好地展示產品,村民們還特意製作了一個大型的絲路地圖模型,將賀蘭村的位置標注出來,旁邊擺放著各種產品,讓參觀者能直觀地了解賀蘭村與絲路的聯係。

冬天到來時,村民們開始忙著準備參展的貨物。蘇婉帶著絲綢坊的村民們趕製“賀蘭粉綢”,還特意染製了一批紅色的絲綢,寓意吉祥;穆罕默德大叔則加班加點燒製琉璃擺件,每一件都精心打磨,確保沒有瑕疵;趙叔則將玫瑰精油裝在精致的瓷瓶裡,貼上“賀蘭玫瑰”的標簽;風陵村的村民們則將葡萄酒裝在陶罐裡,密封好,防止運輸過程中損壞。

喜歡江花玉麵請大家收藏:()江花玉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上岸進行時 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種田 無處安放 能人 轉世為皇:逆天求生路 歸來曆險記 大明海盜之七星寶石 趁皇後病嬌,忽悠她做我靠山 滄瀾仙魔錄 大G,咖啡機與哥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