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秋。
伴隨著大地劇烈的顫動,草原之上掀起了一陣遮天蔽日的塵土,中原大地與遊牧民族的大規模戰爭拉開了帷幕!
陝西境內,大明中軍營帳。
“報!北平發現敵軍!”
“報!河西走廊發現敵軍!”
“報!大同方向有騎兵遊蕩!”
“報!河套平原發現敵軍營帳!”
“報………
接二連三的戰報響起,預示著草原騎兵們開始大軍壓境,其屯兵之處也多為曆史上草原南下的路線。
當然,為了分散明軍的注意,草原人東至山海關,西至哈密力,到處都布置著騎兵在遊蕩,試圖混淆視聽!
而東察合台汗國除了支援北元幾十萬兵馬之外,同樣也在帕木竹巴的邊境線上跟明軍大眼瞪小眼。
中軍大營。
朱元璋的目光緊緊注視著沙盤,仿佛要透過上麵的山川河流看穿敵人的每一個部署和意圖!
由於地形和山川河流的原因,草原人進攻中原的各個關口都有著重兵把守。
這樣的大規模作戰,雙方幾乎是默契的分割了四個戰場,分彆是北平、河西走廊、河套平原、雁門關。
(從北京到甘肅的幾個地方,然後就是目前在洪武朝,明長城還沒怎麼修哦!)
…
河套平原,由李世民以及大唐眾將率領二十萬大軍鎮守,為第一戰場!
河西走廊,由嬴政以及大秦眾將率領二十萬大軍鎮守,為第二戰場!
北平,由永樂朱棣以及永樂眾將率領二十萬大軍駐守,為第三戰場!
雁門關,由徐達李文忠等洪武眾將率領四十萬大軍駐守,為主戰場!
而朱元璋所在的陝西中軍,則是有二十萬大軍坐鎮,其中包括四萬翻鬥飛行軍團,隨時準備馳援各部。
至於帕木竹巴那邊的東察汗國兵馬,則是由雲南的西平候沐英帶隊前去支援。
東察合台汗國因為借兵給了北元,所以這次的任務主要是在邊境拖住帕木竹巴,不讓其出兵救援。
沐英等人的兵馬見狀就在邊防線上跟東察合台汗國的兵馬形成了對峙,誰也彆想動!
大明的計劃很簡單,為了減少傷亡,先就地據守一波,打掉敵軍的氣勢,之後再分批放進來關門打狗。
而朱元璋所在的中軍除了支援外,也承擔起了打狗的職責。
至於江塵,當他羽扇綸巾的出現在朱元璋麵前,表示要當狗頭軍師的時候,直接被朱元璋一腳踹出了中軍大帳。
營帳外。
江塵臉色一黑,看著身旁同樣灰頭土臉的朱標問道:“標哥,我很差嗎?”
朱標沉吟片刻,點了點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