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塵翻了個白眼,隨後道:“那我就接著說吧!”
隨後,江塵就接著張巡抵擋安祿山十餘萬大軍的事情說了下去。
有了張巡堅持的這十個月的時間,大唐終於迎來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在郭子儀重整軍隊踏上戰場後,大唐便開始反推安祿山的叛軍,收複了長安與洛陽。
再後來就是安祿山的軍隊不斷內訌,兒子安慶緒為了奪權殺了安祿山,然後史思明又殺了安慶緒,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又殺了史思明。
至此,叛軍的內部不斷消耗,屢屢被大唐軍隊所打敗。
最終的結果就是史朝義戰敗自殺,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也因此徹底落下了帷幕。
八年中,盛極一時的大唐也從五千多萬人口銳減到了一千多萬。
而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也進入了藩鎮割據的時代。
麵對這樣的情況,唐肅宗李亨後的幾代皇帝都隻能是聽之任之。
不是不管,而是不敢管,一旦管了人家就要帶兵攻打朝廷。
一直到唐憲宗李純即位後,他才決定對藩鎮用兵。
在做好準備工作後,他先是平定了西川鎮,再是夏綏鎮,接著又掃平了鎮海鎮。
雖然這三個鎮的軍事力量比較弱小,但朝廷也用了好幾年才平定。
當征討完這幾個小藩鎮後,大唐接下來麵臨的是河朔三鎮還有其他一些大藩鎮。
河朔三鎮半個世紀以來一直聯合,而且兵強馬壯,朝廷一旦有所動作,三鎮便聯合出兵對抗。
麵對這種情況,唐憲宗李純強勢出擊,拚儘全力做生死之博,最終魏博鎮率先歸順朝廷,為河朔三鎮打開一個缺口。
之後,淮西鎮又作亂,是李愬雪夜下蔡州,用奇襲的方式攻克了淮西治所,淮西鎮這才平定。
再之後就是唐憲宗再接再厲,全國各地藩鎮基本臣服,大唐實現了夢寐以求的中興時代。
可惜的是,後代的唐朝皇帝逐漸被太監架空,並沒有把中興的局麵維持下去。
並且,隨著一個叫黃巢的落榜生舉起大旗,大唐王朝最終亡於藩鎮割據,世家門閥也在那時被黃巢殺了個乾淨。
再到後來就是五代十國時期,柴榮帶著手下的金牌打手趙匡胤嘎嘎亂殺,最後柴榮一死,趙匡胤就黃袍加身了。
聽到江塵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李世民忍不住揉了揉眉心感歎道:“權力還真是個蠱惑人心的東西啊!”
“可不是嘛!”江塵點了點頭。
這幫人你弄我,我弄你的,不就是為了那個位置嗎?
用江塵的目光來看,坐上那個位置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