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萬家燈火如繁星般點綴著大地,溫暖的光芒穿透了夜的帷幕,照亮了歸家人的路途。
一輪懸月高掛天空,天空澄明,銀輝灑落,萬物沐浴在一片靜謐的清光之中。夜風輕拂,樹影婆娑,月光下的大地,寧靜而祥和。
涼風瑟瑟,古道旁的荒草在隨風搖曳。
萬籟俱寂,唯有蟲鳴聲此起彼伏,如同一首悠揚的夜曲。
蟋蟀在草叢中輕吟,它們的聲音清脆而連綿,像是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
遠處,蛙聲陣陣,它們的歌聲低沉而有力,伴隨著夜風的節奏,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氣息。
西漠靈山,一座氣勢巍峨,蜿蜒起伏,靈山脊背宛如一條蜿蜒曲折的蒼龍,橫亙在此,自古長存。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沙一海一須彌。
與天齊高靈山頂峰,傳承了億萬年的古刹依山而建,古樸的木質結構,飛簷翹角,朱紅色的牆壁在月光下更顯神聖莊嚴。
寺廟的建築古樸典雅,木質結構的殿堂上雕刻著精細的花紋,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在夜色中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寶塔朝映日,夜披月,古韻悠悠,靜守歲月。
寺廟的鐘樓高聳,銅鐘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鐘聲悠揚,穿透了寂靜的夜空。
一座金碧輝煌的古寺廟,紅牆莊嚴,琉璃瓦熠熠生輝,飛簷鬥拱,古色古香。
在圓拱門上方,懸掛著一塊金色的牌匾,龍飛鳳舞,筆走龍蛇,字跡蒼勁有力,書寫著四個篆體古字“大雷音寺”,散發出金色佛光,攝人心魄,道韻天成,在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圓拱門左右兩邊篆刻著一副對聯。
上聯:雷音震古刹,法雨潤心田
下聯:靈山映禪光,慧日照大千
橫批:法輪常轉
大雷音寺內,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和諸多神話傳說中的靈山佛像齊聚一堂。
佛像端坐在蓮花寶座上,金尊鎏身,流光溢彩,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麵容慈悲,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苦難。
佛像的衣擺自然垂落,雙手結著智慧印,傳遞著佛法的智慧與慈悲。
佛像前擺放著古香古色的香爐和供品,香煙繚繞,散發著淡淡的檀香味,為寺廟增添了一份神聖的氣息。
苦行僧們身著樸素的灰色袈裟,衣擺隨風輕輕擺動,他們的麵容平靜,眼神深邃,透露出對佛法的虔誠和對修行的執著。
在他們的手中,握著念珠,口中默念著經文,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堅定。
菩提廣場上,十萬苦行僧聚集,他們或坐或站,圍繞著一棵古老的菩提樹。菩提樹的枝葉茂盛,樹乾粗壯,仿佛見證了無數歲月的流轉。
在月光的照耀下,菩提樹的每片葉子都閃爍著銀光,如同無數的小燈籠,照亮了廣場上的每一個角落。
苦行僧們在菩提樹下,或閉目冥想,或低聲誦經,他們的心靈在這一刻得到了淨化,修行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佛子們共同體驗著佛法的力量,感受著生命的奇跡。
遠處一位身穿一襲月白僧衣的苦行僧,一步一個腳印緩緩向前走來,頭頂九個戒巴清晰可見,腦後圓環神光耀眼奪目,渾然天成。
這時,一位小沙彌雙手合十,緩緩開口道:“無塵師伯晚上好!”
無塵佛子會心一笑,伸出白淨如玉的右手輕輕地摸了一下小沙彌的光頭。
他緩緩開口問道:“慧心,請你帶我去見一下淨悟住持,我有急事相求。”
慧心,點點頭,師伯請隨我來,淨悟住持在淨心天壇講經說法。
“嗯……”
無塵佛子,果然看到淨悟主持雙腿交叉盤膝打坐,拿著一本厚重的《金剛經》在講經說法。
他天庭飽滿,廣闊四方,濃眉大眼,寶相庒嚴,頭發,眉毛、胡子皆白,仙佛道骨,道韻天成。
腦後金色圓環神光,仙霞燦燦,熠熠生輝。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講經說法才慢慢地進入尾聲。
就在這時,淨悟方丈仰天哈哈大笑。
他不急不緩開口說道:“無塵佛子,明明急得滿頭大汗,心急如焚,但是依然可以做到亂中求靜,心如止水,看來你在沈施主身邊學到了不少本事。”
“你的來意,為師早已經心知肚明,沈施主心懷天下蒼生之心,悲天憫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誓替黎民百姓,苦寒修士向荒古聖地討要一個公平公正的說法。”
淨悟方丈繼續高聲開口道:“西漠大雷音寺,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傳本尊法旨!”
“是……謹遵方丈法旨!”
“大雷音寺,天竺小雷音寺、靈天洞墟、十方佛土、八十一方古刹,傾巢而出,調遣三十萬苦行僧開拔荒古聖地,給沈施主助陣,匡扶正義,斬妖除魔。”
戰天魔宗,古瀾禁地深處,層林儘染,站在山巔,放眼望去,峰巒疊嶂,綠樹成蔭,湖水如鏡,美不勝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