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同一塊被墨汁浸透的巨大綢緞,沉甸甸地壓在鹹陽宮的上空,每一寸空氣都被壓抑的氛圍填滿。宮殿的書房裡,燭火在幽暗中孤苦伶仃地搖曳,豆大的火苗仿若殘喘的病獸,有氣無力地跳動,散發出的昏黃光線,仿佛隨時都會被濃稠如墨的黑暗徹底吞沒。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和文件,這些書籍和文件,承載著秦國的曆史、文化和治國之道,在這昏暗的光線下,仿佛一個個沉默的見證者,靜靜地凝視著莊襄王的一舉一動。
莊襄王獨自在書房中,眉頭緊鎖,仿佛一個解不開的死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那是對秦國未來的擔憂,也是對選妃一事的糾結。嬴政如今身為軍中先鋒校尉,雖尚未立下赫赫戰功,可莊襄王深知兒子的抱負與才能,他期待嬴政能在未來大放異彩,成就一番霸業。而這選妃之事,無疑與嬴政的未來緊密相連。
他時而拿起一份文件,仔細端詳,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是一道道難以解開的謎題,他的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試圖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而又放下文件,重重地歎了口氣,那歎息聲,仿佛是從心底深處發出的無奈與疲憊,在寂靜的書房裡回蕩,顯得格外沉重。
他深知選妃一事的複雜性,這不僅僅是嬴政的終身大事,更是關係到秦國朝堂的穩定和未來的發展。一方麵,華陽夫人的勢力在秦國朝堂根深蒂固,她背後的宗族勢力盤根錯節,若輕易違背她的意願,可能會引發朝堂動蕩,甚至危及秦國的根基。他仿佛能看到,一旦與華陽夫人徹底決裂,朝堂上將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各方勢力將會陷入激烈的爭鬥,秦國的穩定將岌岌可危。另一方麵,他又要顧及嬴政的感受和秦國未來的發展。嬴政是他寄予厚望的兒子,他的抱負和理想,莊襄王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而阿離、淩霜和蒙房三位女子,各有其過人之處,她們的優秀和善良,也讓莊襄王對她們印象深刻。他想到了秦國的穩定需要各方勢力的平衡,也想到了嬴政的抱負和三位女子的優秀。這一艱難的抉擇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糾結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莊襄王在書房裡來回踱步,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上。他的身影在燭光的映照下,在牆壁上投下長長的影子,那影子隨著他的動作,不斷地晃動,仿佛是他內心不安的寫照。他時不時停下來,凝視著牆上的秦國地圖,地圖上的山川河流、城池關隘,仿佛都在向他訴說著秦國的興衰榮辱。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迷茫,堅定的是他對秦國的責任和使命,迷茫的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在各方勢力之間找到平衡,做出一個對秦國最有利的決定。嬴政的未來,秦國的霸業,都與這一決定息息相關。
“大王。”一個溫柔而熟悉的聲音打破了書房的寂靜。莊襄王轉過頭,看到趙姬趙王妃正站在書房門口,她的臉上帶著關切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憂慮。趙姬身著一襲華麗的長袍,衣角繡著精致的花紋,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美麗動人。她的頭發高高盤起,上麵插著一支金簪,金簪上鑲嵌著一顆碩大的寶石,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王妃,你怎麼來了?”莊襄王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看著趙姬,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在這艱難的時刻,趙姬的出現,讓他感到一絲慰藉。
“臣妾聽聞大王為選妃一事煩惱,特來看看。”趙姬輕聲說道,她的聲音溫柔而動聽,仿佛是春日裡的微風,輕輕拂過莊襄王的心田。她緩緩走進書房,腳步輕盈而優雅,每一步都像是在訴說著她的溫柔和善良。她走到莊襄王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莊襄王的手,粗糙而有力,卻在這一刻,微微顫抖著。
“唉,選妃一事,實在是讓本王頭疼。”莊襄王歎了口氣,聲音中充滿了疲憊和無奈。他看著趙姬,眼中透露出一絲迷茫,仿佛在尋求她的幫助和支持。“華陽夫人的勢力不可小覷,若輕易違背她的意願,朝堂恐生變故。可嬴政又與那三位姑娘情投意合,她們也確實優秀,本王實在難以抉擇。嬴政的未來還長,這選妃之事,對他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啊。”
“大王,臣妾以為,李斯的說法是正確的。”趙姬微微皺眉,眼中透露出一絲堅定。她看著莊襄王,認真地說道:“蒙房的兄長蒙恬,乃是秦國的棟梁之才,他對秦國忠心耿耿,若蒙房成為太子妃,蒙恬必定會更加儘心竭力地輔佐太子,為秦國的霸業衝鋒陷陣。而且,蒙氏一族在秦國根基深厚,勢力龐大,蒙房成為太子妃,可進一步鞏固太子在朝堂上的地位,使秦國朝堂更加穩固。這對嬴政未來的發展,也會是極大的助力。”趙姬一邊說,一邊用手輕輕撫摸著莊襄王的手背,試圖安撫他的情緒。
莊襄王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認同,隨後又露出擔憂之色:“王妃所言,本王也有考慮。隻是這華陽夫人,多年來在朝堂上經營,她的宗族勢力錯綜複雜,與朝中多位大臣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若貿然決定讓嬴政迎娶那三位姑娘,她必定會聯合這些大臣,在朝堂上掀起風浪。到時,朝堂局勢恐將失控,嬴政在軍中的處境也會更加艱難。”莊襄王說著,眉頭擰得更緊,眼神中滿是對未知局麵的擔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