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希將視角來回切換,稍稍落後楊不悔和春生一步。
探測器那邊,沈慧提著皮箱子出了門,在報童手中買了一份報紙,邊走邊看,不知看到了什麼,眉頭緊鎖。
她做了偽裝,不知是怎麼弄的,整張臉膚色偏黃。
脖頸,鼻翼兩側,眼尾多了幾道皺紋,一眼看上去不下三十五歲。
唇上塗著正紅色,一舉一動透著成熟女人的風韻。
腳步和動作十分自然,一點兒也看不出身上有傷的樣子。
葉希去看報紙,剛看見紅色大字“懸賞令”三個字,報紙已經被沈慧折了起來,放進外衣兜裡。
路過中心大街一家電影院,門口外麵排起了長龍,都是買電影票的,且大部分都是學生。
也有不少中年男人和女人。
沈慧停下腳步,有些好奇,走近去看那電影海報。
海報上是一個年輕俊俏的男子和一個打扮時興貌美女人,下方寫著“狂流”二字。
葉希也在通過探測器去看那張電影海報。
端看海報還以為是俊男美女感情熾烈的愛情片。
實則不然。
排隊買票的學生正滔滔不絕的討論,都說是朋友強烈推薦來看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窮老師和一個富家女的愛情故事。
故事曲折,十分精彩。
他們臉上皆帶著期待。
而電影院的另一邊出口,情況恰恰相反。
看完電影出來的學生們,一臉唏噓,邊走邊和身邊沉默不語的同伴說,男女主最後會不會突破障礙在一起?
那些沉默的學生,一部分臉上帶著一言難儘的忿忿不平。
另一部分,神色懨懨,一言不發,步履卻異常匆匆。
由此可知,電影開放式結局,不同人有不同的感悟。
雖然沒看過,但葉希已經在心中給那部電影寫下了自己的評價。
她知道那部電影的內容,利用男女主的愛情故事隱喻社會現實,批判社會黑暗麵,對現世造成了很深遠影響。
站在上帝視角的她,也猜到那些人在想什麼。
這些大多都是才十幾歲的青年學生,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
看得淺的,隻當是愛情故事,男女主曆經千難萬險,日益感情甚篤,卻被壞蛋鄉紳父親棒打鴛鴦。
就算結尾時鄉紳被洪水卷走了,他們也還在關心男女主會不會在一起。
看得稍稍明白的,知道這是在反映現實,小人物被為富不仁的鄉紳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