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頭疼,詢問一旁的秀才,“現在如何是好?”
經過大半天的緩衝後,郭秀才也已經冷靜下來了,他低聲道,“當務之急,還是要將此事報於衙門,尋求縣太爺的意思。我方才聽說,這天幕如今不止咱們村能看見,隔壁村也能見著。隻不過他們見到的時間較晚,按照時辰來算,應當是朝朝消失之後。顯然,這天幕確實跟朝朝有關,朝朝在村裡兩年了,與村子是息息相關的。”
就是不知,這事報上去後,到底是福是禍了。但想隱瞞是瞞不住的,還不如主動一些。
村長連連點頭,“在理在理,那這事,能不能麻煩先生你走一趟?”
“我自是義不容辭的,這會兒便動身前往縣城,你等我消息便是。”
村長呼出一口氣,便又聽秀才說道,“但有一事,嶽叔還得注意。”他說著朝胡家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胡家夫妻和薑老三打了一架後,已經回去了。據其他村民說,他們一回去就緊閉屋門不肯外出,偶爾還聽到胡寶墩的哭鬨聲。
“他們一家子,先找人看著吧,彆讓人跑了。”秀才覺得這事極有可能。
村長點頭,“好,我知道了。”
秀才便收拾收拾,匆匆往縣城趕去。
與此同時,遠在千裡之外的京城。
年輕的帝王坐在禦座上,聽著底下的百官們激烈爭辯海禁重開的事宜,眉頭深深的擰著,知道今日怕是又商量不出結果來了。
就在他準備退朝時,殿外忽然傳來吵吵嚷嚷的聲音,景宣帝臉色一沉,就聽外麵有人驚呼出聲,“陛下,天上,天上突現異象。”
天降異象?
景宣帝‘唰’的站起身來,大步的朝著外邊走去。殿內的文武百官麵麵相覷,很快也跟著出了大殿。
抬起頭時,就見天上一塊大大的天幕呈現,天幕中的景色倒是不陌生,瞧著像是某座山的山腳。
問題是,為何這些景色,會出現在天上,就像是……天界的場景。
難不成,這是仙界?
就在眾人猜測之際,一官員突然跪地,對著景宣帝高呼道,“陛下,這是天降懲罰,陛下執意要開海禁,違背祖訓,上天不滿,必定降禍大啟。還請陛下收回旨意,並下罪己詔,天幕必會消失。”
眾官,“……”你是真勇啊,這話也敢講。
景宣帝出來的急,手裡還拿著一本奏折沒放下,聽了這話臉色就是一黑,手裡的奏折直接對準他扔了過去,“妖言惑眾,一派胡言,來人,把他押入大牢。”
那官員豁然抬頭,聽到命令的侍衛已然上前,將人提了起來便走。
“陛下,陛下,臣字字肺腑,一片丹心,隻為大啟啊,陛下明鑒,陛下……”
人被提走了,景宣帝看都不看,他身邊的太監總管曹慶小步上前,將扔在地上的奏折小心撿起,重新站到了皇帝的身後。
景宣帝微微抬眸,一一掃視身後站著的百官,“你們也是這麼想的?要朕下罪己詔?”
他嘴角噙著笑意,眼神卻極冷,百官們不管心裡如何想,此刻卻是誰也不敢去觸黴頭,忙跪地高呼,“臣不敢。”
景宣帝也不叫他們起來,隻是吩咐曹慶,“傳欽天監。”
“是。”
欽天監正很快就過來了,景宣帝問,“可清楚這異常天象是怎麼回事?”
監正抹了一把汗,跪下請罪,“臣惶恐,此天象從未見過,也實在是無從監測。但天幕並非隻有宮中能見到,應是整個大啟都有。”
景宣帝蹙眉,看向已經起來的文武百官,“你們有什麼看法?”
眾臣方才已經討論了一輪了,未果,此時依舊搖頭。
隻太傅低聲說道,“陛下,天幕雖不知是何異象,但既是天下人皆能看到,民間隻怕已經議論紛紛,臣恐有人借機生事。”
有官員附和,“是啊陛下,現在天幕隻是懸掛於空中,還未有任何動靜,可那些暗裡的魑魅魍魎或許都要等不及跳出來了。”
景宣帝點頭,確實如此,就連百官當中都有傻叉讓他下罪己詔,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隻怕更會借機生事,“此事就交於太傅負責,禮部,兵部配合,商量出一個合理的說法。再下旨傳令各省府,務必穩定民心。”
“是。”
太傅剛應下,後麵有官員突然指著天幕開口,“動了,天幕動了,裡麵有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