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那本筆記上的說法,心意法門的三層境界之中,第一層境界,定念如一是基礎,第三層境界,虛空取神,隻是推論。
那麼歸根結底,整個心意法門的體係裡麵,作為主體的,也是最為關鍵的轉折點,實際上就隻有“百物借勢”這一個境界。
隻有踏入了這個境界,凝聚出了屬於自身的“勢”,改造武者才能發揮出超越**的、機械以外的神秘力量,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武者。
而凝聚“勢”的過程,如果要講得更仔細的話,也分為不同的小階段。
第一個小階段,空夢,是完全的虛幻,僅僅隻是能讓彆人感受到一種固定的幻覺和壓迫感,或許能夠嚇死膽小的生物,卻不可能改變非生命物體。
第二個小階段,靈光,是已經能夠偶爾的乾涉現實,秦德利最後以頭代拳的那一擊,就屬於這樣的情況。
獨孤豪其實也算是處在這個階段。
但秦德利是在生死關頭才打出這樣的攻擊,獨孤豪也隻有在做好某個固定姿勢的時候,才能發揮出十成的力量,否則的話,他的電磁炮拳就隻有六七成的力道,這就是境界不夠純熟的表現。
他們兩個,應該都沒有打好“定念如一”的基礎,而是直接在某一段記憶中受到了強烈的刺激,借此踏入了“百物借勢”的境界。
做個比方,之前打好了基礎的人,想要凝聚自身的勢,是要不斷的在心境之上,凸顯出一種形象,是一種升華。
而像是獨孤豪他們這種走了捷徑的,則是在自己的心境上腐蝕出一個深刻的印記,是一種畸變。
前期走捷徑固然是爽了,後麵想要再進步的話,就會變得更加困難,隻能靠水磨功夫,補足心理上的缺陷。
要是獨孤豪能懂得修身養性的話,再過一兩年,應該就會踏入“百物借勢”的第三個小階段。
——去偽存真,我相,勢成!
踏入這個階段之後,也就意味著,改造武者對於勢的運用,已經到了如臂使指,念動而勢出的程度。
不需要像獨孤豪一樣,靠特定的習慣性動作來誘發,也不需要像秦德利一樣碰運氣,隨便哪一個動作,都能發揮自己的“勢”。
一拂袖,一聳肩,一彈指,甚至是嘴裡的一個音節。
關洛陽可以肯定,如果自己能走到那一步的話,心意的力量,就足以將肉身和元氣都統合起來,開拓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前進路線。
但是這個過程裡麵,還有一個不小的難關。
所有踏入“百物借勢”這個境界的,都是經曆過機械改造的人,他們的大腦催發了真靈機械,真靈機械,反過來闡發了大腦的潛能。
如果沒有體驗過這種感覺的話,那麼幻想,永遠隻是停留在空虛之中的偽物,不可能具備改變現實的力。
關洛陽為此查詢了不少資料,詢問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人不做截肢手術,也體會到連通真靈機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