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洛陽最後還是拿走了那把劍。
追擊的行動刻不容緩,他立刻去跟安非魚、古蘭香等人彙合,眾人開始沿著內衛指引的路線進發,翻山越嶺,渡河踏水,時時刻刻的搜索著。
這其中,關洛陽擔任的角色至關重要,不僅僅是戰力方麵的地位,更關鍵的是宗師境界獨有的心靈感應,假如有其他宗師在附近三四十裡出沒過,都會令他心有所觸,尋到更確切的方向。
古代背景下的“路線”,實際上是非常籠統的東西,隻是有一個大致的走向,落到實處的話,山嶺荒野之間,不知道能有多少種變化。
為了避免趕路太急,反而被那些魔教之人繞到自己背後,就要關洛陽來不斷的對路線進行更多細化、調整。
這是一個非常繁瑣的過程,像是古蘭香、薑九思他們,光是跟在隊伍裡麵行動,都在數不清次數的轉折、排查、追蹤之中,慢慢磨掉了躁氣。
要與魔教之人交手的那種緊迫感還在,深深地壓在心底,但在真正遇上之前,眾人不約而同地選擇收斂著情緒,以珍藏自己的精力。
人的情緒是有限的,隻有懂得收斂,才能夠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有更好的發揮。
走到了這一天入夜的時候,他們已全都像是內心深藏著烈酒欲燃,外表卻愈發趨同的木塑泥胎,沉默的在處處排查、休息、飲水、再前進。
唯一不同的,就是關洛陽。
從休朔城出來一起上路的時候,關洛陽還稱得上一句平靜和緩,深藏不露,外貌雖然年輕,卻已經非常符合眾人心目中對於宗師的印象。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精悍之氣愈發外露。
下午從林子裡麵走過的時候,他走到哪裡,哪裡就好像憑空生出一陣細微卻綿長的風,吹得枝葉搖動,光影紛雜。
黃昏的時候,從樹林走到河岸邊,眾人眼睜睜看著他身影在前,所過之處,隱藏在草叢裡的那些小獸蟲豸,都驚動四散,慌不擇路的逃竄。
到了晚上,就算他現在靜靜的坐在那邊喝水,腰也未免挺的太直了一些,目光開闔之際,總使人疑心他雙眸之中潛藏著什麼攝人的東西。
眾人都有不俗的武學修為,不需要休息到天明,隻是調息了一陣子,就繼續上路。
星月移轉,又是一度黎明。
他們翻過一處山坡的時候,本來山上有風刮過來,吹的群草低伏。
可在關洛陽上到山坡頂端之後,跟在他後麵的人,就感受不到一點迎麵而來的風勢了。
好像他走過的地方,連這橫行山野,吹拂無羈的風都要偃旗息鼓,避其鋒芒。
吳平羌忍到了現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終究還是已經有些按耐不住,找上了安非魚。
“安賢侄,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武功練得再高,還是**凡胎,不是長江大河那樣的不竭之身,隻有不盈、不滿,若缺之態,才是長久之道啊。”
他說這番話的時候,其實聲音也沒有壓的太低,在場的人誰都能夠聽到,自然而然的都曉得他的意思。
現在還沒有真正追上魔教之人,關洛陽已經鋒芒太露,而且越攀越高,就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到時候一旦追上,反而恰是墮入低穀的時候。
安非魚低聲應道:“我明白。隻是師弟他身經百戰,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這樣做,肯定有他的用意。”
吳平羌還是有些擔憂,覺得是不是關洛陽晉升宗師之後一直沒有時間穩固根基,出了什麼紕漏,維持不住往日的沉穩冷靜?
好在接下來,關洛陽身上的氣勢就隨和了不少,暗自有些疑慮的人們,都鬆了口氣。
可是沒過多久,他身上的衣袍就無風自動,在行走的過程中,源源不絕的向外散發著無形的熱意,氣場再度攀升。
吳平羌不禁頻頻側目,去看安非魚。
要是一直維持住也就罷了,但在之後趕路的過程裡,關洛陽短短幾個時辰,氣勢三升三降,弄得連安非魚都有點懷疑他走火入魔,忍不住加急幾步,追到他身邊。
“你怎麼了?”
關洛陽腳步不停,道:“沒什麼,一邊走路一邊練功而已。”
安非魚道:“這樣升升降降,練功的強度也未免太高了吧,還是緩著點來。”
“不用擔心,其實我隻是在聽故事而已,對我自己的精力損耗沒有那麼明顯。”
關洛陽笑道,“你們感受到的那些氣勢起落,隻不過是我練過的那些武功,在迫不及待的向我展示從前被我忽略的一麵。”
沒錯,關洛陽把“默聽紅塵”的特性,運用到了武功的修煉上,這給他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奇妙體驗。
練武,不再僅僅是單方麵的學習,揣摩,試錯,調整,而是存在這種模糊的雙向交流。
每一個招式都像是一個寓言,每一段心法都藏著一段劇情,由它們自己,講給關洛陽聽。
白家聖拳的種種疑難迎刃而解,那是蜉蝣飛蟲講述著化龍的野望,無為真經也在突飛猛進,析明要旨,他甚至重新審視自己最早學習的那些功夫。
本來認為根植於肉身強度的“周天道場”,在它自己“講述”的時候,覺得完全可以把它也看作一種勢。
以默聽紅塵為指引,周天道場,上窮碧落,神凰浴火,蜉蝣化龍,無為不至。
幾個故事都有未儘之意,尤其是蜉蝣化龍的拳,無為不至的劍,正在口若懸河的講述著後麵大段的篇章。
“等我聽完這些故事……”
關洛陽目視太陽,光芒濃鬱的像在眼底流淌,忽然扭頭看向西北方向。
“三十裡外,跟我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