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裡回來後,我先徹底放鬆自己,狠狠地休息了兩天。老太太一直在耳朵邊嘮叨:“快彆歇著了,看看你們從山裡帶回來的那堆東西,咋吃?彆再放壞了?”
老太太,您到底是想吃,還是怕它們放壞了,還是說看不得我閒著?
為了讓耳朵清淨,避免她再嘮叨個沒完,我認命地從炕上爬起來:“我今天就開始著手處理。”
我先整理了一下這次進山的收獲,自己撿的、連帶收上來的,栗子有40來斤,山楂有80來斤,山藥豆竟然有200斤左右,還有3根山藥,不到10斤的蘋果,還有一堆皮毛,四個人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進山之旅收獲滿滿。
射殺的野雞和兔子,不用操心,老太太當天就都收起來了。我將那些蘋果也全都裝回空間裡,留著和小安慢慢吃,害怕缺乏維生素。
深山裡的物資這麼豐富,可惜趙家村附近的山頭貧瘠得很,我決定多留種子,開春了撒遍附近的山坡。回頭就不用跑那麼遠的山路,在家門口就能實現采摘自由了。可能栗子樹、蘋果樹這些還得嫁接什麼的,才能更好的結果,雖然我也不會,但是野生的果樹不也長得好好的嗎?到時漫山遍野都是,我就不信,收獲不了果實。
這麼多東西,自己留著吃,能吃多少,再說天天吃也會膩煩的。還得好好想一想,怎麼才能創造出它們的最大價值。最好是做成東西往外賣,換成銀子,才最合適。
40斤栗子,留下10斤剝去外皮當種子,剩下30斤做糖炒栗子。80斤山楂,一半熬山楂醬,一半串糖葫蘆。200斤山藥豆,挑著大的、好的,留下50斤當種子,剩下150斤做成雪球山藥豆。3根山藥太少,將根莖上半部分折下來,回頭試著種種,剩下的留著過年吃。
這麼多東西,光靠我和雲朵忙活,那得弄到什麼時候。反正現在地裡也沒啥活,主要是蔡福渠還沒有給放水,想澆地也澆不成,最多也就是給麥子除除草,鬆鬆土。大家閒著也是閒著,正好幫忙。
老四媳婦最積極,連繡花都顧不上,豆芽賣不上價,她這乾活的每月發的自然多不了。
我調侃她:“你不忙著繡花了?”
她說道:“我繡一個月的帕子也賣不了幾文,還是給你幫忙來錢快。”
我這兒的活計,大人小孩都能乾,倒出一袋子山藥豆,開始撿吧。將那些顆粒飽滿,形狀整齊,外觀顏色較深,外表光滑無明顯傷痕,頂芽完整的挑出來,留著當種子,剩下的,撿出來再清洗。
老太太說:“挑的我眼疼,這裡麵怎麼這麼多的樹葉子和石頭子,你們裝的時候就不能篩篩。”
“娘,滿地都是,哪有空篩檢,直接裝不是更省事。你們要是挑的眼疼了,我這還有活兒。”
將清洗乾淨的山楂搬出來,告訴他們怎麼去籽。用刀子將底部山楂花部位取出,用筷子在山楂把兒的一端微微斜著插進去,輕輕一轉,再往外一頂,山楂核就全部取出來了。
“帶著籽也能吃啊,費這個勁乾嘛?”
“我準備留下種子,開春灑在山坡上,這樣過幾年長了果子,就能隨便摘了。”
“那山坡可不是咱家自己的,彆忙活半天,到頭來白白便宜了彆人。”
“那山是大家的,也有咱一份不是,起碼自己吃的時候方便些。”
老趙家十來口子,連小安都幫著撿山藥豆,可實在太多了,還是忙活不過來。
老太太疑惑道:“有這麼多嗎?”
“當然,我們四個人的背簍可是裝得滿滿的。”老太太可不知道,除了背簍裡的,還有我空間裡的呢,能不多嗎?
老太太不得不找來幾個大娘、嬸子的幫著乾,這樣總算又快了一些。
我看原材料收拾的差不多了,就帶著二栓去鎮上買白糖。
一斤白糖80文,太貴了。
一斤白糖半斤水,也就能蘸出20串左右糖葫蘆,野生山楂個小,一斤山楂也就能串出5串左右,40斤山楂能串出200來串,做成糖葫蘆,得至少需要10斤白糖。一斤白糖半斤水,可以炒5斤山藥豆,150斤山藥豆至少得需要30斤白糖。40斤栗子也得需要2斤左右的白糖去炒成糖炒栗子。
這樣算來,得需要40來斤白糖,至少得花費3兩多銀子。
即便是鎮上的大戶,也沒有誰家幾十斤買白糖的,我這可算是大主顧。到了哪家雜貨鋪都很受歡迎,將人家的存貨都給包圓了。
做糖炒栗子需要用到油,動物油有異味且冷卻後會結塊,怕影響口感,花了300文買了半斤植物油,據說是從南方運過來的。
材料都準備齊了,可糖葫蘆還沒有穿串。讓二栓和趙順幫著削竹篾子,用刀子將四周刮圓潤,讓大哥幫著紮了五個草靶子,到時可插滿糖葫蘆。
為避免占用灶間的大鍋,耽誤做飯,其實主要是怕一鍋一鍋的,讓老太太她們看了再眼紅,我果斷地選擇隔壁院子在閒置的那個棚子裡加工,反正裡麵啥東西都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