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頓了頓,其實是有那麼一個人,明明聰慧過人,是難得的天縱之才,卻不得不藏拙。
他也是在前太子東宮任太子洗馬時,偶然間見到過那位趙王的身手。小小年紀,連太上皇賜給前太子的神弓都能拉開,騎射功夫遠超幾位開國將軍家的孩子。
前太子考教他的學問,竟是滿腹珠璣,通文達理。
當時他才八歲,前太子說他過目不忘,小小年紀就博覽群書,言語間對這個六弟都是欣賞。
隻是玄武門兵變後,那人就仿佛隱藏起來了。
如今新帝剛剛登基,同樣是李家兄弟,前太子的下場就在眼前,太過打眼確實不是明智之舉。
隻是……可惜了。
魏征又捋了捋胡須:“袁公不必擔憂,二娘子年歲尚小,可以慢慢觀察。”
袁少卿點了點頭。
袁圓把一家人都薅起來以後,站在廊下背書的,從一個人變成了三個人。
兩位堂兄一人一邊,站在矮墩墩的小胖崽兒身側,開始搖頭晃腦陪她背啟蒙書。
兩個兄長不是不驚訝的,要知道學堂裡麵,六歲入學,八歲才能學完《急就章》。
而小妹妹三歲就會背了,但還好,還不會寫。
兩位兄長心裡好受了些,但都在心裡暗自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保住作為阿兄的顏麵。
袁青剛穿越,一時間心緒不寧,有些睡不太著,就去廚房忙活了。
昨天她看了,廚房有鹽。
根據原主跟長輩學習管家的記憶,唐初這個時期,鹽並沒有被管製。每鬥米僅四五錢,鹽價也不高。
朝廷對鹽業不收賦稅,地方上每年把一定數量的鹽當作貢品送到長安,這種寬鬆的管理方式促進了初唐製鹽技術的發展。
袁青在廚房看到的鹽,是已經經過初步過濾了的,外觀上沒有很多雜質,隻是味道有些苦澀。
泥沙那種不溶性雜質可以通過過濾除去,但要去除那些可溶性雜質,估計就要借助化學手段了。
袁青歎氣,無顏見初中化學老師啊。時隔多年,隻記得貌似學過,但完全忘記過程了。
就算記得,那些化學溶劑有什麼平替,她也不知道啊。
她的科學家小老妹兒啊,趕緊成長。
不過話說回來,那本小說的作者爸爸,為什麼不把科研天賦安到成人身上呢?那不是更便捷?
此時遠在星際的作者爸爸,星際聯盟軍副指揮官賀凡閣下,小心翼翼把一杯營養液推到指揮官跟前。
“閣下,生氣不利於身心健康。”
他之前故意給主腦漏了一個破綻,讓對方斬斷了他們與001號係統的聯係,就是為了抓住主腦與子係統的秘密聯係通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