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少年時本是一介布衣,出身寒微,溫飽不濟。
他雖熟讀兵法,卻一度不知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陳勝、吳廣起義時,他去投奔了項梁。他在項羽麾下多次獻計,都沒有被采納。
他離楚歸漢,被推薦給了劉邦。
屢次不被重視,他便再次決定另尋明主。
這時,劉邦的心腹蕭何月下將他追回,經蕭何勸說,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與項羽爭奪天下。
楚漢之爭中,韓信橫掃魏、趙、代、燕、齊諸國,並數次以兵支援劉邦。
蒲阪之戰韓信聲東擊西拿下魏國都城安邑;井陘之戰韓信背水一戰大破趙軍;濰水之戰韓信水淹齊楚聯軍,斬殺楚將龍且;垓下之戰韓信布五軍陣誘敵,擊破項羽軍。
項羽自刎於烏江後,韓信因功徒封楚王。
當彆人還在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時,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將王侯將相挨個做了個遍。
他打下了漢朝的大半江山,卻依舊有著一身灑脫不羈的少年意氣。
可一把劍太過鋒利,不僅能刺傷彆人,也會傷到自己。
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韓信死時,不過三十五歲。
鳥儘弓藏,兔死狗烹。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如果韓信沒死,會不會真的反,沒有人知道。
但他有造反之力,本就是他的原罪。
劉邦老了,他卻還很年輕,此罪二。
他不聽謀士蒯徹與張良之言,收斂鋒芒,急流勇退,最終丟了性命。
屬於淮陰侯的畫卷在尉遲寶琪眼前緩緩合攏。
他在一片虛無中,看到了韓信。
尉遲寶琪摸摸下巴,“嘁”了一聲。
“實不相瞞,你與項羽,我更喜歡項羽。”
韓信:“……???”
這你讓他怎麼開始???
韓信忍不住回憶起當年第一次見項羽時的情景。
那人身材高大,麵相魁岸,他身上那種雄壯的氣勢,韓信再也沒在第二個人身上見到過。
他給項羽當了兩年的執戟郎中,守衛他的營帳。
後來他轉投劉邦,當了劉邦的大將軍。他在垓下徹底滅掉了項羽,滅掉這個他一生中,唯一一個在戰場上敬重的人。
韓信微微一歎:“今日不談項羽。”
尉遲寶琪點頭:“其實韓將軍死得也不冤。”
“自古功高蓋主者,幾人有好下場的?帝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你是真不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