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長子都是武帝心中的最合格的太子。
過多的寵愛以及庇護,讓劉據的人生中缺少挫折,他慢慢長成了品性端方,仁慈寬厚,溫和謹慎的青年。
漢武帝漸漸覺得這個太子不懂權謀鬥爭,不善度人心,不殺伐果斷,一點也不像他自己。
後來,劉據最大的倚仗衛青因病去世,衛家勢弱,牆倒眾人推,反太子派和親太子派之間的鬥爭日益白熱化。
漢武帝晚年時,爆發了一場牽連四十萬人的巫蠱之禍。
征和二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武帝的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
但江充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又趁機陷害太子。
公孫賀是衛子夫的妹夫,衛家因此遭到牽連,衛青的長子和衛子夫的一個女兒都因此喪命。
此時的劉據仿佛一夜之間成長,他一改常態,奮起反抗,狠厲果決,動用太子身份斬殺了全部奸臣。
子盜父兵,不過是為了平亂,武帝卻以為這個兒子要造反了。
在衛子夫的出謀劃策下,劉據果斷起兵,安排部署,卻調兵失敗,遭武帝鎮壓兵敗。
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儘。
事後,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替太子陳冤。
太子居於正位,根本不必造反,他調動兵馬一定是有緣由的。
終於清醒過來的武帝悲痛欲絕,他下令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以誌哀思。
所有構陷太子的,幫過太子的,不幫太子的,持觀望態度的,都被誅殺。
事後清算,無一幸免。
儲君罹難,國本動搖。
直到巫蠱之禍前,武帝都以為他的嫡長子是個窩囊怯懦的人。
可虎父無犬子,劉據在巫蠱之亂中表現出來的果決和魄力,從骨子裡像極了劉徹。
漢武帝到底是失去了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子不知父,父不知子,這位大漢皇太子的一生,最終以悲劇收場。
屬於劉據的畫卷緩緩收攏,最後的畫麵定格在白發蒼蒼的武帝發現他可能冤枉了太子,跌坐在地上,淚流滿麵。
這個時候他在想什麼呢?
他一定在想,年近三旬才得的這個長子,當時,他是多麼欣喜,多麼激動啊。
恨不得把世間最好的一切都給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