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李世民在京師設祭壇,向上天祈雨。
山東大旱數月,已波及千千萬萬百姓,許多人不得不離開故土,流落外鄉乞食。
儘管朝廷數次賑災,也抵擋不住老天一直不下雨。
缺水,缺糧,死的人越來越多。
李淵走出鹹池宮,帶領皇室宗親,文武百官,向祖先行大禮,願天佑山東諸州百姓。
而後,李世民除去龍袍,在身上綁滿了荊棘,跪在太陽底下暴曬。
自古以來,這種帝王祈雨方式都非常慘烈。
不慘烈,不足以感動上天。
李世民是天子,隻有他來祈雨,才能表示誠意。
文武百官身著官袍跪在祭壇下,因著他們背著光,條件稍稍好一些。
這件事確實是一件苦差,宮內的皇後同皇子皇女們,心情都很沉重。
宮裡從今日起,也開始節製膳食,同陛下同甘共苦。
袁圓早上被拘著沒去過祭壇那邊,還不知道李世民的現狀有多慘。
她跑來鹹池宮找太上皇玩,李淵卻是從祭壇回宮以後,就一直唉聲歎氣。
袁圓有點著急:“太上皇阿翁,你怎麼啦!”
李淵把小娃子摟到懷裡。
好一會兒,歎息著說:“二郎少時,英勇善戰,朕確實想過讓他繼位。”
“他的功勞太大了,封無可封,不讓他繼位,很難收場。”
“可他的長兄同他一母同胞,又是嫡長,也很出色,朕又有什麼理由舍棄他呢?”
“朕搖擺不定,最終導致他們兄弟反目。”
“可反目也罷了,為何要趕儘殺絕呢?”
“再怎麼樣,那也都是他的親兄弟啊!哪怕是關起來,留條命,朕也好有個念想啊……”
“他那般狠戾,朕看著他,便如同看到妖魔鬼怪。我曾發過誓,再也不理會他。”
“可……可他當真是個心係百姓,能屈能伸的好皇帝啊。”
“武能震懾外敵,文能知人善任,那麼多人忠心耿耿支持他。”
“朕捫心自問,我和長子建成,都沒有二郎那樣合適做一個皇帝。”
李淵眼中含淚,語氣哽咽,再也說不出一個字。
袁圓也好難過哦!
雖然有些不明白,但她能感覺到太上皇阿翁的傷心。
小娃子扁扁嘴,也哭了起來。
“太上皇阿翁不要哭啦!圓圓也要哭了呐!!!”
一老一小抱頭痛哭。
內侍官李玉在花園入口守著,也忍不住抹眼淚。
這大概便是又愛又恨吧。